在機遇與挑戰中把握天然氣金融行業趨勢,才能從中取勢得到更好的發展!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改革創新;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
盡管美歐不遺余力地限制俄羅斯的能源影響力,但仍然很難撼動后者在快速增長的天然氣市場的強勢地位。隨著日前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TurkStream)項目和亞馬爾LNG項目相繼取得“關鍵進展”,俄羅斯正在用實力喊話:為了鞏固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話語權,“管道輸氣”和“航L
盡管美歐不遺余力地限制俄羅斯的能源影響力,但仍然很難撼動后者在快速增長的天然氣市場的強勢地位。隨著日前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TurkStream)項目和亞馬爾LNG項目相繼取得“關鍵進展”,俄羅斯正在用實力喊話:為了鞏固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話語權,“管道輸氣”和“航運LNG”將雙管齊下。
管輸氣量仍然可觀
11月19日,俄羅斯與土耳其跨海天然氣管道土耳其溪海底工程竣工。俄羅斯塔斯社指出,土耳其溪主體部分的竣工,在能源經濟上將俄羅斯和土耳其又拉近了一步。在土耳其陸上設施建成后,這條管道將于2019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竣工儀式上表示:“土耳其溪管道海底工程的完成,是俄土兩國在高難度項目上優秀合作的展示。如果沒有政治意愿和勇氣,這條管道不可能實施也不會達到今天的位置,這條管道將使土耳其成為重要的天然氣中心并加強該國在本地區的地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則以“歷史性工程”來描述這條管道,并強調俄羅斯始終是土國天然氣行業的重要合作伙伴。
據了解,這條以南溪天然氣管道路線(SouthStream)為基礎通往土耳其的管道,旨在繞過烏克蘭將俄天然氣直接輸送至土耳其和歐洲南部市場。路透社預計,土耳其溪管道全部竣工后每年可向土耳其和歐洲輸送總計315億立方米天然氣。
土耳其半官方通訊社阿納多盧通訊社(AnadoluAgency)指出,土耳其溪管道投產后將幫助土耳其“轉型”——屆時土天然氣進口量將首次超過需求量,而每年約175.5億立方米的剩余量則有望轉而出口至歐洲。目前,土耳其每年約消耗560億立方米天然氣,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俄羅斯。
顯然,土耳其溪管道項目的“大邁進”,使得俄羅斯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被鞏固,管道輸氣的前景仍然可觀。除了土耳其溪,爭議頗大的北溪2號管道(NordStream2)、2020年底全線投產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也在穩步推進中,這些都為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出口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據悉,歐盟對俄氣的反壟斷調查最終以后者承諾提供價格更便宜、合同更自由的天然氣終結,而俄氣也越來越適應新的合同模式,不僅摒棄了傳統的與油價掛鉤的長期合同,而且越來越多地轉向拍賣,將天然氣提供給出價最高者。事實上,俄氣利用現有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規模仍然不容小覷。
普氏能源資訊匯編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俄氣對德國出口天然氣達476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48億立方米,增幅為11.2%。俄氣預計2018年天然氣出口量將達1950億至2000億立方米,平均出口價格將超過2017年196.7美元/千立方米水平增至230至240美元/千立方米。
俄氣曾不客氣地表示,俄天然氣在歐洲無競爭對手,無需預測其在歐洲市場份額下降的問題,盡管近期波蘭和美國兩家能源公司簽署了LNG進口協議,德國也為本國首座LNG進口終端的投建工作予以了政府資助,但美國LNG的出貨量相比俄羅斯天然氣的出口規模“不值一提”。
LNG出口潛力不容小覷
擴大管輸氣量的同時,俄羅斯在LNG市場同樣大放異彩。
11月25日,俄羅斯獨立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Novatek)啟用了亞馬爾LNG項目的第三條生產線,提前一年實現了項目設計最大產能——1650萬噸/年。《華爾街日報》撰文稱,亞馬爾LNG項目的快速投產給市場帶來巨大意外,其有望率先在新一批LNG項目中脫穎而出。
俄羅斯《生意人報》指出,諾瓦泰克因此超越俄氣成為俄最大LNG生產商,如果運輸階段順利展開,提前啟用第三條生產線后的新增產量可為亞馬爾LNG項目帶來25億美元銷售利潤。諾瓦泰克總裁列昂尼德·米赫利松(LeonidMikhelson)表示,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年的結果,在以預算超標和項目拖延著稱的天然氣行業實屬罕見。
據了解,亞馬爾LNG項目股東包括持股50.1%的諾瓦泰克、分別持股20%的道達爾和中石油,以及持股9.9%的絲路基金。第一條生產線已于2017年12月8日投產,產能為550萬噸;第二條生產線則于2018年8月投產。
天然氣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如何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敗?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2月6日,“4+7”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藥品帶量集中采購正式9...
河南:12月起拖欠勞動者8000元工資超三個月者 將被列入欠薪“黑名單”為加強對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失信人的聯合懲戒,,...
日前,記者從中國蔬菜網得知,進入11月以來,北方蔬菜價格一反常態,普遍大幅下跌,跌到了近5年來同期的最低點。另外?...
面對618電商“二選一” 有關部門能管些啥?電商618轟轟烈烈過去了,除了造就又一個電商全年消費高峰之外,也上演了又6...
11月,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8年(第17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及名單,文思海輝位居第...
12月3日,卡塔爾能源部長卡比(Saad Sherida Al-Kaabi)當日表示,卡塔爾將從2019年1月起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