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以上工企,在統計學中一般以年主營業務收入作為企業規模的標準,達到一定規模要求的企業就稱為規模以上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也分若干類,如特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等。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什么意思
規模以上工企,在統計學中一般以年主營業務收入作為企業規模的標準,達到一定規模要求的企業就稱為規模以上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也分若干類,如特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等。
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績公布
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14.5億元,同比下降36.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降幅比1—2月份收窄1.6個百分點。
點擊查看源網頁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26.7億元,同比下降45.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970.4億元,下降33.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71.5億元,下降46.9%;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44.8億元,下降29.5%。
1—3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881.4億元,同比下降27.5%;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079.6億元,下降3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853.5億元,下降28.6%。
1—3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39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煙草制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1.2%,汽車制造業下降80.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56.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55.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47.0%,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39.9%,紡織業下降38.8%,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34.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34.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0.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0.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29.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20.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1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上年同期盈利轉為虧損。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86萬億元,同比下降15.1%;發生營業成本16.83萬億元,下降14.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94%,同比降低1.34個百分點。
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16.57萬億元,同比增長6.2%;負債合計66.00萬億元,增長5.4%;所有者權益合計50.57萬億元,增長7.3%;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
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4.04萬億元,同比增長7.3%;產成品存貨43829.7億元,增長14.9%。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76元,同比增加0.49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9.58元,同比增加0.68元。
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8.6元,同比減少17.2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13.4萬元,同比減少13.5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23.1天,同比增加5.5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63.1天,同比增加14.3天。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706.6億元,同比下降34.9%。
疫情對制造業的影響分析
疫情阻斷了一大批工人的生路,工廠倒閉、只拿底薪,疫情之下,我國制造業正面臨著一場大考——復工人數不足、物流受限、原材料供應難等問題接踵而至。工資大幅降低,很多人被清退出廠,就連被視作風向標的富士康也在疫情中停止了招工。沒了工作的他們只能卷鋪蓋回老家。據悉,3月份疫情對非制造業的影響減弱,企業復工復產率大幅提升,企業處在穩步恢復的進程,企業發展預期上升。而2月份,疫情對非制造業企業沖擊較大,48家企業的復工率僅為31.3%。3月份,企業復工率恢復到85.4%,環比提高54.1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企業處在穩步恢復發展過程中。疫情之下,制造業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給制造業尤其是廣大中小微企業更多政策支撐和扶助,共渡難關,乃是當務之急。
影響珠三角招工市場的有三大因素:一是富士康,只要富士康漲工價,其他工廠便跟著漲;二是看位于東莞的華為南方基地,這里開始招人,其他廠就放寬招工人數;第三則是蘋果發布會,蘋果新品若搶手,產業鏈上下游都興旺。
2020年中國經濟預測
2020年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2020年的財政政策,一是要優化并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增強企業獲得感;二是以績效為導向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激發企業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三是可考慮適當提高赤字率,增加債券發行,重點支持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以及科技、基礎設施、生態補短板等。
根據《2020年經濟藍皮書》顯示,2020年將適度擴大專項債資金充當重大基建項目資本金的項目范圍,發揮杠桿效應,維持必要的基建投資增速。基建投資增速現在是很低,在逆周期調節當中要擴大它的融資來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發力,使得基建投資既有利于當前的短期增長,又能夠對未來的長期發展產生作用,不僅是一些大的跨區域的互聯互通項目,而且對于5G等新型基建項目可以加大投資力度。
時間回到2020年春節期間,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春節經濟能效不明顯,各企業延遲復工,對一季度經濟數據帶來影響。但央行負責人認為,這種現象不會對我國帶來大規模通貨膨脹,因此,對2020年中國經濟影響并不大。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基建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基建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基建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基建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更多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園區經濟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園區經濟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五年規劃是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也是一種綱領性文件。目前中國也是世界上編制五年規劃(計劃)最多的國家。“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完成小康社會...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