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疫情下,金融市場并不樂觀,在這個關鍵節點,創業板將迎來注冊制!4月27日,科創板上市企業即將破百之際,創業板改革方案出爐,中國資本市場深刻變革的征程再次迎來關鍵節點。此次創業板改革在試點發行注冊制的同時,推出了包括發行、上市、交易、退市、信息披露
2020新冠疫情下,金融市場并不樂觀,在這個關鍵節點,創業板將迎來注冊制!4月27日,科創板上市企業即將破百之際,創業板改革方案出爐,中國資本市場深刻變革的征程再次迎來關鍵節點。此次創業板改革在試點發行注冊制的同時,推出了包括發行、上市、交易、退市、信息披露等內容在內的一攬子改革。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創業板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基本保持不變,但要求充分揭示風險;對增量投資者設置與風險匹配的適當性要求。深交所擬要求,新增創業板個人投資者須滿足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于10萬元,且具備24個月的A股交易經驗的門檻。中國資本市場逆風揚帆,隨著改革深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明天將更加美好,不僅將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澎湃動力,也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機遇。
創業板市場(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 是指專門協助高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籌資并進行資本運作的市場,有的也稱為二板市場、 另類股票市場、增長型股票市場等。創業板市場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因此更加注重公司的信息披露。
創業板發展歷史
20世紀60年代可以稱為創業板的萌芽起步時期。1961年,為了推進證券業的全面規范,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所有證券市場進行特定的研究。兩年之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棄了對全面證券市場的研究,而是將目光盯住了當時處于朦朧和分割狀態的場外市場。SEC提出了"自動操作系統"作為解決途徑的設想,并由全國證券商協會(NASD)來進行管理。1968年,自動報價系統研制成功,NASD改稱為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體系(NASDAQ系統)。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場正式成立,當日完成了NASDAQ系統的全面操作,中央牌價系統顯示出2500個證券的行情。直 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標準,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將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和OTC證券分離開來。
與美國NASDAQ市場的起步幾乎同時的是,日本開始了創業板的腳步。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針對中小公司的第二板,并正式起用了場外市場制度。不過,在其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場外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創業板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是什么地位?
在中國,隨著市場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一大批新興企業、科技企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展示出中國新經濟良好的發展前景。據統計,中國現有新興企業超過7萬家,經科技部和省市科技部門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就有2萬余家。此外,全國已建立100 多個高科技企業孵化器、30多個大學科技園、20多個留學生創業園、500 多家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生產力促進中心。大批成長性企業正源源不斷地涌現,成為促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新生力量。
然而,隨著這批新興企業的迅速發展和壯大,需要提供與其相適應的經濟金融環境,需要不斷補充新的發展動力,而中國的金融證券市場還不能滿足他們迅速成長的需要。因此,開設創業板市場是中國新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開設創業板市場,就是要為中國新經濟創造一個生長和發展的寬松環境;就是要為這批新興創業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動力,提供比商業銀行和傳統證券市場更加靈活、方便而有效的融資安排。一言以敝之,就是要為代表著新的生產力的新經濟提供新的發展平臺。
盡管新經濟正以幾何級數般的速度在發展,盡管新經濟已在傳統經濟面前顯示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力,但如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拔苗助長,只能是欲速則不達,弄巧成拙,對新經濟、對創業板市場有百害而無一利。新經濟也是經濟,創業板市場也是市場,他們都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只有把握其發展規律,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穩妥、審慎地運作,才能充分發揮創業板市場對新經濟的服務作用。
2020證券行業發展前景及現狀分析
金融科技覆蓋了包括支付清算、電子貨幣、網絡借貸、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投顧等在內的目前知名的所有金融創新領域。具體應用也涵蓋了資金借貸、財富管理、支付、保險、眾籌、征信,甚至是零售銀行和房屋中介。其功能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一、支付清算,包括手機和網絡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電子貨幣(比特幣)以及區塊鏈等;二、融資模式,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包括眾籌、P2P網貸等;三、基礎設施,包括大數據、云計算、電子身份認證等;四、投資管理,包括機器人投資顧問、電子自動交易等。
分析顯示,自2014年以來Fintech行業的初創公司,持續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據統計,2015年全球科技行業宣布并購的交易總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達到了3130億美元,比2014年的交易額1716億美元大幅增長了82%。2016年被稱為金融科技元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科技和金融在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領域開啟了深層次融合。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共產生了1436筆風險投資, 2016年獲得投資金額最多的3個國家為:中國、美國、英國,中國首次超越美國。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的投資攀升至232億美元,較2015年度增長10%。 2016年亞太地區的金融科技融資規模實現翻番,首次超越北美,中國貢獻了亞太地區投資總額的九成。
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達到4213.8億元,同比增長42.12%,2015年營收規模為2967.1億元,預計2017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6541.4億元,2022年預計達到36178.2億元。
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23764億元人民幣(等值18705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44751億元人民幣(等值6763億美元),占36%;短期外債余額為79013億元人民幣(等值11942億美元),占64%,短期外債比例保持穩定。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占38%。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債務余額為14289億元人民幣(等值2160億美元),占12%;中央銀行債務余額為1768億元人民幣(等值267億美元),占1%;銀行債務余額為59611億元人民幣(等值9009億美元),占48%;其他部門債務余額為32809億元人民幣(等值4959億美元),占27%;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債務余額為15287億元人民幣(等值2310億美元),占12%。
從債務工具看,貸款余額為27850億元人民幣(等值4209億美元),占23%;貿易信貸與預付款余額為19095億元人民幣(等值2886億美元),占15%;貨幣與存款余額為31176億元人民幣(等值4712億美元),占25%;債務證券余額為27213億元人民幣(等值4113億美元),占22%;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為651億元人民幣(等值98億美元),占1%;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余額為15287億元人民幣(等值2310億美元),占12%;其他債務負債余額為2492億元人民幣(等值377億美元),占2%。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43422億元人民幣(等值6563億美元),占35%;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80342億元人民幣(等值12142億美元),占65%。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占82%,歐元債務占8%,港幣債務占5%,日元債務占2%,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占比為3%。
未來證券行業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完善,區域鏈、傳統金融+互聯網、多層次智慧監管體系、新的技術都是未來證券發展趨勢。更多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