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基建產業的不斷發展,各地紛紛效仿上海深圳建設地標性建筑。日前,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建產業的不斷發展,各地紛紛效仿上海深圳建設地標性建筑。日前,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公共建筑嚴禁抄襲模仿山寨行為。對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等重點地段,不拆除歷史建筑、不拆傳統民居、不砍老樹、不破壞地形地貌。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中國第一高樓爛尾
2019年10月30日,承建方中建三局的一張“催款單”讓“中國第一高樓”處于風口浪尖:“因業主欠付我司巨額工程進度款,已造成我司資金無法正常周轉,被迫即日起對項目實行全面停工。”中建三局所說的業主,是國內房地產龍頭企業綠地集團。這個最初的設計高度比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高樓——上海中心還高了4米,有意爭奪“中國第一高樓”。
這座摩天大廈坐落在武昌區和平大道上,距離長江大約200米,由曾主持設計迪拜塔等多個世界著名超高層的建筑設計團隊設計打造,預計總投資300億元,規劃設計高度636米,目標直指中國第一。
2010年,綠地集團耗資約54億元拍得武昌濱江地塊,至今已經有近10年的時間,時任綠地集團武漢房地產事業部總經理李明2013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項目預計在2016年實現工程主體結構封頂。但是,直到今年1月,武漢綠地中心才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比預想的晚了三年。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版智能建筑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顯示:
中國建筑行業發展現狀
2018年上半年,全國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 94790.39 億元,同比增長 10.39%;完成竣工產值 40167.55 億元,同比增長 2.49%;簽訂合同總額 335377.82 億元,同比增長16.18%,其中新簽合同額 117401.92 億元,同比增長 9.64%;完成房屋施工面積 104.66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7.93%;完成房屋竣工面積 14.91 億平方米,同比減少 0.09%。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筑業企業生產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業總產值持續增長,2018年達到235085.53億元,比上年增長9.88%,增速比上年降低了0.65個百分點。近10年來,建筑業產值利潤率(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一直在3.5%上下徘徊。2018年,建筑業產值利潤率為3.45 %,比上年降低了0.05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住宅產業化”的進程也大大加快。中國城市化率加速增長期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中國城鎮人口將占總人口的65%。與現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著未來10年內將有1.6億左右的新增城市人口,其所帶來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筑等基礎設施的需求無比巨大。宏觀經濟下行,在出口和消費乏力的情況下,基建投資顯得尤為關鍵。2017 年建筑設計行業產值達 5300 億元,預計“十三五”期間建筑設計行業產值復合增速在 15%
中國建筑行業發展規模及趨勢分析
國內建筑業發展規模我們以建筑行業總產值、建筑業企業數、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房地產新開工房屋面積四個數據來體現。
圖表:2009-2018年國內建筑行業總產值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8年國內建筑行業總產值為23.5萬億元,而該年的GDP總產值為90萬億,建筑行業占據國內GDP總產值的26.11%,可想而知建筑行業在國內經濟所在的地位,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一塊大蛋糕。
2018年建筑業企業數為9.5萬家,相比較于2017年增了7326家,同比2017年增長8.3%。雖然建筑行業蛋糕大,但是國內建筑行業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近幾年,國內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穩定的上去,趨勢上比較穩定。大致可以判斷未來趨勢上依舊不變。房地產新開工房屋面積則維持著相對的穩定,沒有太明顯的趨勢可尋。總而言之,現如今國內建筑業的規模非常龐大,中國建筑資產規模已躍居全球第一位。
近年中央連續出臺推廣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相關政策,制定行業準則,定下建設目標。全國劃分為“重點推進、積極推進、鼓勵推進”三類地區有重點地“自上而下”逐步推進,至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分別須達20%/15%/10%。為落實中央政策目標,各地方政府也已制定階段性目標并同步出臺若干政策法規鼓勵推廣。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智能建筑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了解更多專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版智能建筑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2020-2025年版智能建筑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產業園區是...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