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已經涉及到國民經濟39個行業大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人、語言處理等領域。
芯片行業歷來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慢回報的行業。這也是中國芯片產業不發達的基本原因。芯片投資周期很長,迭代進化很快,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快節奏的市場淘汰。而且我國在芯片制造行業缺乏本土一流的光刻機,這也使得中國企業處于被動狀態。因此,政府應該積極支持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幫助企業抵御各種風險。畢竟人工智能是我們國家的優先發展的戰略方向,而AI芯片代表了這個方向上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已經涉及到國民經濟39個行業大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人、語言處理等領域。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計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兩年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到33億元,同比增長75%; 2018年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達到46億元。
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值不足全球7%,而市場需求卻接近全球1/3.正因為此,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依然高達2271億美元,連續4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與原油并列最大進口產品。與此同時,集成電路出口金額為613.8億美元,貿易逆差1657億美元。
2019年,云端AI芯片迎來亞馬遜、高通、阿里巴巴、Facebook等新玩家,軟硬一體化趨勢加強;終端芯片功耗比競爭加劇,語音芯片持續火熱;邊緣AI芯片勢頭初現。2020年,AI芯片將逐漸進入洗牌期,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9年,圍繞邊緣AI芯片的搶灘布局已經開始。一方面,英偉達、寒武紀、百度等已經在云、端有所積累的廠商,希望以邊緣芯片完善云、邊、端生態,打造一體化的計算格局。隨著異構計算逐漸導入AI芯片,軟硬件協同成為云端AI的重要趨勢。科大訊飛、阿里巴巴、探境科技、清微智能等都發布了針對智能家居的AI語音芯片,反映了AI芯片在特定領域的專業化、定制化趨勢。
2019—2021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仍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05.7億元。2019—2021年,云端訓練芯片增速放緩,云端推理芯片、終端推理芯片市場增長速度將持續上升。預計2021年,中國云端訓練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39.3億元,云端推理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82.2億元,終端推理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84.1億元。欲了解關于AI芯片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AI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2021-2026年中國AI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AI芯片研究報告對AI芯片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AI芯片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芯片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普遍應用于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等幾大...
遙感衛星,是用作外層空間遙感平臺的人造衛星。用衛星作為平臺的遙感技術稱為衛星遙感。通常,遙感衛星可在軌道上運行...
注塑機械手是為注塑生產自動化專門配備的機械,它可以在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產;能夠模仿人體上...
中國氨基酸產業發展很快,近十多年來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國內生產的氨基酸主要用于食品和動物飼料,在化妝品、精細化...
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就是將公安、交通、通信、急救、電力、水利、地震、人民防空、市政管理等政府部門納入一個統一的指揮...
齒輪行業是機械行業的基礎,相對機械裝配業而言,齒輪工業屬于技術最密集、資金最密集以及規模相對最大的行業。齒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