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提到,在雙方邊境沖突后,新德里方面雖然設法遏制與北京的貿易往來,但是無法改變印度繼續嚴重依賴中國重型機械、電信設備和家用電器的現狀。
“兩國關系惡化之際,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泵绹聿┥?月22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中國在2020年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報道提到,在雙方邊境沖突后,新德里方面雖然設法遏制與北京的貿易往來,但是無法改變印度繼續嚴重依賴中國重型機械、電信設備和家用電器的現狀。
報道稱,根據印度商務部的臨時數據,中印之間的雙邊貿易額2020年達到777億美元。盡管這一數字低于2019年的貿易額——855億美元,但這足以使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的商業伙伴。
最新外貿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外貿持續向好,有望實現全年“促穩提質”目標。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國在保外貿主體、保市場份額、保出口訂單、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精準施策,助企紓困。政府、行業、企業形成強大合力,進出口快速回穩、持續向好,展現了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從增長數據看,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1月至11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以美元計,進出口4.17萬億美元,增長0.6%,增速首次轉正。在我國外貿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同時,在困境和壓力下,中國外貿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東部地區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持續擴大,自主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出口增速高于整體,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全球制造業生產回暖,國際貿易投資日趨活躍,在國內外形勢向好與外貿扶持政策發力的共同作用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促進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加快轉換,外貿回穩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但是與此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人民幣匯率走勢不確定、全球產業競爭更加激烈、進出口價格波動較大等因素,仍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外貿易增長。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
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從2005年到2018年三個時間點實現了10萬億、20萬億,到30萬億的跨越。200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2018年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全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2018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7.2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7%,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進出口活動當中。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當年中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7年增長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對于2019年對外開放方面的思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2018年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這都對我們已經處于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相當于GDP的三分之一的大經濟體產生影響。
改革開放40年來,對外貿易不斷開拓新格局,實現歷史性跨越。1978年到2017年,中國的貿易伙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美國、東盟、日本等為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持續較快增長,2011年起,東盟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在中國出口市場中的占比從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從中受益。2013-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總值33.2萬億元,年均增長4%,高于同期中國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速1.4個百分點,2018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僅為0.8%,在全球貨物貿易中列第29位。2017年,中國進出口占全球份額為11.5%,貨物貿易重回全球第一,其中出口占比為12.8%,進口占比為10.2%。作為全球價值鏈核心的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已成為影響國際分工和利益分配的關鍵因素,服務貿易開發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2012年至2017年,服務貿易年均增長7.8%,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新興服務出口占比提高15個百分點;離岸服務外包年均增長近20%;技術出口年均增長超過30%。服務貿易已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2018中國服務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明顯提升。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2402億元,其中,服務出口17658億元,同比增長14.6%,是2011年以來的出口最高增速;進口34744億元,增長10%。2018年中國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世界主要經濟體,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二位。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952.1億元,增長20.7%,高于整體增速9.2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2.4%。服務貿易區域發展相對集中,東部地區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東部沿海11個省市服務進出口合計45037.6億元,占全國比重為86.6%。
未來對外貿易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對外貿易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19-2025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全球制造業生產回暖,國際貿易投資日趨活躍,在國內外形勢向好與外貿扶持政策發力的共同作用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促進進出口實現...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消毒柜是指通過紫外線、遠紅外線、高溫、臭氧等方式,給食具、餐具、毛巾、衣物、美容美發用具、醫療器械等物品進行烘...
2月23日消息,GSMA 主辦的 2021 MWC 上海盛大開幕。首創的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標志著移動行業開啟互聯互通與協...
AMC院線公司盤前大漲超10%,前一個交易日,AMC院線收漲14.91%。消息上,AMC院線周一發布聲明表示,將于3月5日重新開...
青菜頭是制作榨菜的原材料,不僅是餐桌上獨特的特色美食,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瑰寶。近年來,隨著涪陵區榨菜產業的不斷...
借助互聯網這股東風,p2p產業快速崛起,P2P網貸平臺過去幾年在我國發展迅猛,數量雖多,但質量卻差,一部分平臺進入市...
2021全國銀行房貸利率走高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