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月18日(正月初七),所有快遞企業全面恢復正常營業和生產運營,八成以上快遞員工已返回工作崗位。
據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月18日(正月初七),所有快遞企業全面恢復正常營業和生產運營,八成以上快遞員工已返回工作崗位。此后,僅用3天時間,到20日(正月初九)快遞包裹攬收量就恢復到節前正常水平,全網復工復產速度遠高于去年。
今年春節期間,國家郵政局立足“保基本民生”和“保疫情防控”,統籌做好全國網上年貨節、春節期間郵政快遞服務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不打烊、不休網、不積壓”的主基調,加強與上游商家的對接,統籌全網資源、整合基層網點服務能力,動態調節人力和運力,節日期間有力保障了寄遞渠道的有序暢通,為人民群眾就地過年、度過安樂祥和的新春佳節提供了良好的寄遞服務。同時,指導郵政、快遞企業預先安排了超過100萬名快遞員以保障網絡有效運轉,并對節后及時恢復常態運行提出明確要求。
2021年智能快遞箱投遞率將達10%以上
1月14日,國家郵政局召開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1年郵政快遞業更貼近民生七件實事。其中包括進一步提升末端投遞服務水平,智能快遞箱投遞率達到10%以上、快遞公共服務站數量達到11.5萬個。
智能快遞柜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末端平臺化、集約化發展成為趨勢,今年的快遞入柜率有望達到15%,專家預計“無接觸式配送”消費習慣有望得到進一步培養,智能快遞柜或可迎來春天,也有可能成為將來非常重要的末端派送方式
據相關數據顯示,超過40%的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更加頻繁地使用線上購物,使網上購物和送貨上門的需求量激增,快遞量也急劇增加,快遞小哥本來就增加了工作量,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因為疫情原因,快遞小哥現如今無法做到進入小區配送,別說送貨上門了,就連把快遞放到小區的智能快遞柜里也做不到,小區的快遞柜一下就成為了擺設。疫情期間,智能快遞柜利用率很低,目前使用率為47.1%,直接影響了投送效率。
經過近10年的發展,2019年快遞柜存量規模已達到33萬組。智能快遞柜是隨著快遞業不斷發展新生的事物,隨著智能快遞柜運營企業隨著自身規模的擴大,由于上游企業技術壁壘弱,廠商眾多,企業議價能力將得到增強,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進一步強化自身優勢。
此次疫情突出了快遞物流行業在國計民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而智能快遞柜的發展更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現代物流發展的趨勢、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以及要求。3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為推動打破鄉村、社區“最后一公里”通行和投遞障礙,將智能投遞設施等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此舉可謂打開了智能快遞柜領域通往社區的“綠色通道”,進小區的布點問題也會得到緩解。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請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智能快遞柜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19-2025年中國公共就業服務行業投資規劃分析及前景預測咨詢報告
公共就業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公共就業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公共就業服務市場供需求狀況、公共就業服務市場競爭狀況和公共就業服務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公共就業服務行業的未來發展做...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遭受重創,隨著中國疫情好轉,年底開始國際貿易市場迎來火爆,當地時間2月23日,根據2...
2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動能源體系2...
智能手表除指示時間之外,還具有信息處理能力;提醒、導航、校準、監測、交互等其中一種或者多種功能;顯示方式包括指...
海爾生物持續聚焦物聯網轉型2月22日,海爾生物發布業績快報。2020年,海爾生物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4.02億元和3....
在各國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等全球共同挑戰的同時,環境和氣候問題依然緊迫。環境污染、氣候變暖已演變成全球性問題,造成...
央企已劃轉1.21萬億元國資充實社保基金#央企已劃轉1.21萬億國資充實社保基金#登上微博熱搜。國務院國資委23日發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