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也稱智能交通,是指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并利用衛星定位、移動通訊、高性能計算、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實現
智慧出行也稱智能交通,是指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并利用衛星定位、移動通訊、高性能計算、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實現了城市、城際道路交通系統狀態的實時感知,準確、全面地將交通路況,通過手機導航、路側電子布告板、交通電臺等途徑提供給百姓。
2018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2159億元,2019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3022億元,2020年為3547億元,同比增長17.3%。
目前,國內智慧交通系統行業逐漸從前期走向快速發展階段,但地區差異明顯。由于交通行業信息化需求復雜,覆蓋面較廣,使得細分市場眾多,市場的集中度較低,整個行業中沒有處于絕對市場份額領先的企業。城市道路交通智慧交通系統機電工程行業是國內智能交通系統行業中發展較為成熟的細分行業,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一些進入市場較早、專注服務于某些領域和區域的供應商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能力、市場經驗和客戶資源,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地位較為穩固,成為目前市場的中堅力量,在未來的發展中具備明顯的優勢;進入市場較晚、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在經驗和技術積累方面相對處于劣勢,競爭力較弱。
中國智能交通不同落地場景技術獲得了多維度的投資機會,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未來智慧交通將延伸至海上和航空,同時,綜合交通智能化協同與服務、交通運輸系統安全運行智能化保障、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將成為重點。
此外,未來汽車制造業、汽車服務業、交通運營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智能交通等行業的跨界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智慧出行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一節 中國智慧出行行業發展概況
一、中國智慧出行行業發展趨勢
在人類出行發展史上,使用權和擁車權的分離一直存在。以出租車為代表的初階分權時代,僅能提供基本的剛需出行代步服務,用戶沒有體驗可言,僅僅是速度和時間上的優勢。
“大出行時代”下,以網約車、共享車、租車為代表的中階分權時代,提供局部的“共享使用權”,讓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速度、便捷和經濟性三者中取舍平衡,并享有一定的用戶體驗,但仍然不能夠完整覆蓋人們全場景下的高品質擁車需求,更談不上對汽車流通的變革。
出租車是使用權交易的1.0時代,用戶獲得了基本的出行服務;而網約車、分時租賃、共享汽車所代表的使用權交易的2.0時代則是一種局部的、不完整的模式。現在到了汽車使用權交易的3.0時代,它是更“高級”的消費方式,也將成為大出行時代主機廠乃至出行服務商鏈接用戶的主流模式之一。
真正分離汽車產權、使用權,這意味著以“使用”為核心的高階分權時代即將來臨。這是一個“新擁車”時代,“專屬使用權”將優化局部的“共享使用權”,并由此構建全新的中國汽車流通底層商業邏輯。
在越來越成熟理性的中國汽車市場上,“大出行時代”正在不斷培育用戶追逐更低廉、更便捷、更具品質、更可控和更新鮮的新出行方式。出行市場和汽車流通領域也將隨之向經濟高效,個性多元的方向發展。對于大多數占據社會主流的工薪階層或更高階級的中產人群而言,大投入買車的產權交易是不合理和不科學的,輕資產投入的使用權交易才是理性正確的選擇。
二、中國智慧出行發展狀況
1、智慧出行行業發展規模
圖表:智慧出行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018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2159億元,2019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3022億元,2020年為3547億元,同比增長17.3%。
2、智慧出行行業供需狀況
1、供給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普及,國內城市交通擁堵情況越發嚴重。不過,隨著地方政府智能交通相關政策推行,城市交通得到一定緩解,特別是一線城市,根據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顯示,十大擁堵城市中僅有北京一個一線城市,而二、三線城市交通情況更加惡劣,說明智能交通建設正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國內物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由政府驅動的項目發展迅速。十三五以來,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到2018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43萬億元。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物聯網終端用戶已達4.65億戶。未來物聯網市場上漲空間可觀。202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突破2萬億。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領域也不斷擴寬。比如:金融、醫療、物流等。在眾多領域之中,物聯網與交通行業的結合日益將緊密起來,在智慧交通建設中擔任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購買汽車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的選擇。各種品牌和型號的汽車奔馳在大街小巷,使得道路擁堵等問題日益顯現。而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可以綜合分析各個路段的信息,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問題貢獻力量。
當前,包括物聯網等在內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這對于傳統行業必將形成一定的沖擊。隨著這些先進技術的不斷成熟,它們將會促進傳統行業向著現代化模式進行轉型升級。未來,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定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新型智慧交通的建設貢獻力量。
2、需求情況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國公路總里程不斷增加。截止到2019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501.25萬公里,比2018年增加16.60萬公里。公路密度52.21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1.73公里/百平方公里。
2020年,公路通車里程大約510萬公里。根據2%的復合增長率,預計2021年,全國公路總里程約為520萬公里;2026年,全國公路總里程約為574萬公里。隨著投資規模的不斷加大,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公路建設技術以及工藝的不斷革新與改進,可以預期,未來我國公路建設行業將迎保持平穩發展。
在最近幾年是城市車輛增長最快的階段,據分析中國汽車的增長,當汽車超過20%的年增長率,將導致隨后幾年城市交通的惡化。造成汽車增長的原因有很多,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現在已不是工人在城市上班,農民在農村種地的時代了,大量農民兄弟也已進入城市打工,并且很多年輕人在城市工作的還不錯,所以為了回家攜家帶口的方便,就買起了小汽車。還有一個原因是,一部分生意場上的人為了面子,所以各個大小老板都開起了自己的小轎車。也有人是為了孩子上下學接送方便,更有人僅僅是為了朋友間的攀比。所以由于這諸多的因素,導致了汽車增長過快,使得原有的道路建設無法滿足眾多汽車的增加。
城市缺乏快速、便捷的環城高速線。由于城市道路缺少環繞城區的繞城道路,使得來往于相隔城區的車輛不得不從市中心穿行,造成市區交叉擁堵。一些交通道路的功能尚不清楚,沒有合理地進行道路網絡規劃,有些原本只是道路的地段卻被發展成了商業街、步行街,這就使現有的道路不能很好地對交通進行有效的分流,反而使這些道路增加了其負擔。一些道路設計機動車道少非機動車道過于狹窄,道路之間又缺少叉口,使其功能不夠完善,車輛無法有效分流。停車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和滯后,是造成道路擁堵的另外一個原因。許多城市,由于對停車場的建設重視不夠,城市停車設施普遍不足,社會公用停車場嚴重短缺,占用公共道路的現象日益嚴重,這就進一步導致交通擁堵。
如果交通管理只靠警察、交通燈,及電子眼沒有大規模使用,那么就使道路安全系統的聯系不密切,所以沒有辦法進行科學管理。對于路段較短,信號燈較多的部分路段,會造成車輛通行較緩慢。許多交通信號燈的設計不夠合理,車輛運行較多的行駛方向的通行時間卻比較短。事故發生時,沒有得到快速、有效的解決辦法,或者交通安全措施與責任落實不到位,處理事故不及時。在許多情況下,產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為了保護事故現場,往往是以犧牲整條路的交通為代價。道路兩旁的施工方,不遵守公共秩序,私自違法占用人行橫道、非機動車道,使行人、非機動車交通空間得不到充分利用。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出行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智慧出行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智慧出行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智慧出行也稱智能交通,是指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
查看詳情
深夜健身房悄悄興起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成為北京重點商圈的“標配”,深夜健身房的火熱在云集眾多互聯網企業的中關村成...
2021年食品安全行業怎么樣 食品安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調查報告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存在問題,如法律法規體系還不...
上半年ETF基金新發規模突破1000億據Wind統計,按照基金成立日期統計,截至6月30日,年內新發ETF數量達到140只,發行總...
華為、小米爭先入局家用美容儀市場僅今年上半年,小米便連投了三家生產美容儀的企業,6月份集中投資了兩家。與此同時2...
近期,通威股份公告,公司擬與樂山市人民政府(“甲方”)、樂山市五通橋區人民政府(“乙方”)共同簽署《投資協議》...
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前景如何?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還有投資機會嗎?目前,嘉興光伏產業園內建成的個人分布式項目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