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國交通事業迎來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交通運輸部2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6.10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近些年來,我國交通事業迎來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交通運輸部2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6.10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中共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取得歷史性成就。在綜合立體交通網方面,目前,中國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和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日益完善。六軸、七廊、八通道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空間已經初步形成,高速鐵路對百萬以上人口城市的覆蓋率超過了95%,高速公路對20萬以上人口城市覆蓋率超過了98%,民用運輸機場覆蓋了92%以上的地級市。
高速公路一公里的造價是多少
根據相關資料得知,在我國一般平原微丘區,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價為3000萬元左右,在山區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價接近4000萬元。
高速公路既可以滿足陸地快速運輸的需求,又可以通過與省道、縣道以及農村公路組成的交通網絡,實現門對門運輸,滿足現代交通運輸便捷性的需求,因此高速公路在我國陸地交通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人們對交通優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智能交通在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2018-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總規模由1331億元增長至1772億元,呈明顯上升趨勢。那么,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中國智能交通應用發展迅速
目前我國智能交通在集成應用方面已經躋身國際先進水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經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特別是高速公路聯網電子服務系統,就是ETC它的成功開發和推廣,是我們國家目前唯一在全國范圍內應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也有統一標準,而且形成產業的智能交通系統。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開通了ETC,建成了ETC專用車道3700多條,用戶超過600萬。
(二)政策扶持力度大
我國在智能交通行業發展方面,與政府在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
中國成立了國家層面協調機構并開展規劃研究,在制定科技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長期規劃時,交通部就將發展ITS列入計劃,開展了ITS發展戰略研究。從1998年國家把推進ITS標準化作為主要任務。國家有關部委已成立了全國ITS協調小組,并完成了“中國ITS體系框架”、“中國ITS標準體系框架研究”、“智能運輸系統發展戰略研究”等一批關系中國ITS發展的重點項目,還完成了重大“ITS關鍵技術開發和示范工程”。
《“十二五”規劃》提出要以科技進步為引領,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強重大科技研發,促進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強化科技標準化建設,同時,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加強行業管理服務應用系統建設,加強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運輸的現代化水平。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加強對物聯網、云計算、海量存儲、高速傳輸、第二代衛星導航、遙感遙測等新技術的一體化應用研究,力爭在拓展應用領域、創新應用模式、提升應用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加快成果轉化和推廣,從而提升行業信息化技術水平。
(三)智能交通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智能交通體系不斷完善主要表現在:
1、技術標準日益完善
標準化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之一,就智能交通行業來說,目前我國已經發布了近百項智能交通的技術標準,初步完成了國家智能交通系統的標準體系,為智能交通的規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智能交通產業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智能交通產業初具規模,目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億元;也形成了一批智能交通行業里的骨干企業;公路、鐵路、城市交通、民航等行業性市場穩步發展,為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1、智能交通行業發展規模
根據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結合交通各細分行業的智能化情況,2018-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總規模由1331億元增長至1772億元,呈明顯上升趨勢。隨著我國交通智能化應用的不斷推進,行業整體處于成長期,智能交通的需求增長明確且空間廣闊。
圖表:2018-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智能交通行業供需狀況
交通發展對社會生活所造成的深刻影響,早已被無數歷史和當下的案例所印證。翻開中國地圖,在無數條高速、國道、鐵路、航空線交錯之處,無不是重要的節點城市,交錯越密集,城市等級也往往越高,交通地位直接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其中不乏一批依靠交通優勢,一躍成長為中心城市的“后起之秀”。例如河北省會石家莊,號稱“火車拉來的城市”,一百年前還只是一個幾百人的小村莊,因為一條鐵路的經過,百年之內平地起高樓,成長為中國北方重要的樞紐城市。
隨著科技水平和工程建設能力的空前提高,交通對一個城市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占據如此突出的地位,隱隱有成為城市發展第一牽引力的勢頭。在資金、智力、土地等其他條件都較為接近的情況下,中國三大城市群之間的對比更能顯而易見。
隨著人們對交通優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智能交通在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提速、汽車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城市擁堵問題也日益嚴重,與此相伴的是頻繁的交通事故、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使城市承載能力與社會運行效率受到了嚴峻挑戰。因此,各地正在積極構建智能交通體系。
十幾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提速、汽車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城市擁堵問題也日益嚴重,與此相伴的是頻繁的交通事故、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使城市承載能力與社會運行效率受到了嚴峻挑戰。因此,如何破解城市發展速度與社會效率的矛盾成了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智能交通設備通過信息技術將人、車和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能夠提高既有有交通基礎設施的運行效率、提高城市承載能力。特別的是,在國家實施新型城鎮戰略的大背景下,智能交通行業的個股有望迎來戰略發展機遇期,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從中受益。
目前,政府層面的監管要求是推動我國智能交通發展的主要力量,比如,隨處可見的電子眼、集成交通指揮平臺系統等。最近幾年來,政府投資于智能交通的步伐開始加快,年均增速超過了20%,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對智能交通的重視;二是城市道路和交通擁堵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嚴重,比如,北京因擁堵十分嚴重被戲稱為“首堵”;第三,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了智能交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城市擁堵問題。
智能交通行業協會主要是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主要負責產業及市場研究、對會員企業的公共服務、行業自律管理以及代表會員企業向政府部門提出產業發展建議與意見等。協會在該行業除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關鍵項目外,基本按市場規律運作。
智能交通行業的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是交通運輸部。國家主管部門對智能交通行業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行業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和監督執行;行業的發展規劃、中長期計劃并監督實施;行業科技政策、技術標準和規范,組織重大科技開發,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在智能交通總體需求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千萬項目市場規模急劇減少,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二季度市場增長強勁,許多第一季度積壓的項目也陸續在第二季度完成招投標。整體而言,2020上半年市場較2019年同期有較為明顯的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市場的復蘇。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公路信息化千萬項目市場規模136.55億元,同比增長25.66%,項目數量166項。隨著2019年國內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帶來的相關項目采購建設進入尾聲,公路信息化市場逐漸恢復正常,在上半年公路信息化領域除了智慧高速(車路協同)外,并沒有更多利好政策,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公路信息化市場仍有顯著增長。
想要了解關于智能交通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簡稱ITS)又稱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電...
查看詳情
洗碗機市場風口已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洗碗機已經從“可有可無”變成“家裝必備”,可以說,洗碗機市場風口已至。數...
李誕代言女性內衣廣告違規被罰87萬8月24日,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最新一批違法廣告典型案例2...
8月24日,訊飛消費者業務啟動品牌升級,全新宣言定為“AI助你超越所能”,同時發布名為《點亮》的品牌TVC。目前,訊飛...
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居世界第一近些年來,我國交通事業迎來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交通運輸部2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2...
專家:新冠病毒完全消滅概率為0近期,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傳染力和免疫逃逸能力越來越強,各國新冠疫情都出現了反2...
汽車貼膜就是在車輛前后擋風玻璃、側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貼上一層薄膜狀物體,而這層薄膜狀物體也叫做太陽膜或者叫做隔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