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滬簽署合作協議。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希望以此次協議簽署為新的起點,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用好戰略平臺,拓寬合作領域,共同做大做強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
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滬簽署合作協議。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會見中國船舶集團董事長雷凡培、總經理楊金成一行。李強說,希望以此次協議簽署為新的起點,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用好戰略平臺,拓寬合作領域,共同做大做強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
海洋工程裝備主要指海洋資源(特別是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運、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高附加值、高風險的特點,是先進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體,產業輻射能力強,對國民經濟帶動作用大。
國際上通常將海洋工程技術裝備分為三大類: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其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海洋浮體結構物。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是海洋工程裝備的主體,包括各類鉆井平臺、生產平臺、浮式生產儲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鋪管船、海底挖溝埋管船、潛水作業船等。
我國海工裝備制造已經有50余年的歷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在全球海工裝備制造低迷的情況下,歐美制造強國開始逐漸退出海工制造裝備市場,我國抓住發展機遇,不斷提升海工裝備制造技術,目前已經占全球海工裝備制造份額接近50%。
在國家政策的不斷推動下,我國海工裝備制造技術不斷進步,正逐漸由海工裝備制造大國向海工裝備制造強國轉變,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提升制造工業經濟效益貢獻巨大力量。
近10年來,中國持續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海工裝備企業的發展。“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海洋裝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推進。中國海工裝備產業在世界上的分量越來越重。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代表性企業主要集中于江蘇、山東、上海、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江蘇目前已經能夠建造高端、復雜的大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礎好,優勢明顯。
近年來,江蘇省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速度非常快,目前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該地區已建成功能較齊全的上下游產業體系,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點企業,如海工裝備配套環節的亞星錨鏈、海工制造環節的潤邦重工、招商局、中遠船務等,產業發展質量保持全國領先。
江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規模雖然不大,但發展前景好、產業關聯度高,集中攻堅薄弱環節,逐步從產業鏈中低端向高端邁進,實現跨越發展。
海工新聞與咨詢機構南通中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一項報告顯示,全球海工市場過去10年經歷兩波訂單潮。中國在第一波訂單潮中建造近100座鉆井平臺;在第二波訂單潮中,中國斬獲多達20座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PSO)訂單,約占全球在建FPSO的70%。
專家表示,作為后發國家,我們在海洋工程領域還有很多核心技術待突破,尤其是部分深水關鍵裝備自主設計能力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距離。“但我們要以精衛填海的精神去追、去啃,為建設海洋強國盡一份力。”
想要了解更多海工裝備制造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中國海工裝備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海工裝備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海工裝備制造研究報告對海工裝備制造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海工裝備制造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
查看詳情
海底撈上半年實現營收200.94億元8月24日晚,海底撈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
京東健康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過去12個月的年度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09億,相比于截至2020年底1...
7月中國進口動力煤增長30.3%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1376萬噸,同比增長30.3%,環...
廣東恢復跨省團隊旅游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的通知》,宣布從即日起,廣東各旅行社...
過敏原可以有多離譜在生活中,經常有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過敏,比如對食物過敏,或者是植物、藥物過敏,甚至還有人會...
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近日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會議表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