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出臺之后,北京市自今年8月下旬以來,各區陸續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這些機構均為非營利性機構,在辦學資質、辦學行為、資金監管、疫情防控等方面符合規定要求。目前北京首份“白名單”共涉及152家機構,公示內容包括培訓機構名稱、辦
近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文件),教育部會同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就將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工作進行部署。
雙減政策出臺之后,北京市自今年8月下旬以來,各區陸續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這些機構均為非營利性機構,在辦學資質、辦學行為、資金監管、疫情防控等方面符合規定要求。
目前北京首份“白名單”共涉及152家機構,公示內容包括培訓機構名稱、辦學許可證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辦學地址、監管銀行和監管賬戶等各類信息。
“白名單”公布的同時,市教委還發布了一份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有關情況的提示,提示家長在報名培訓機構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中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取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以及經審核批準恢復培訓的相關標識,機構提供的合同應是教育部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同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標準應對外公示,按照《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一次性收費不超過3個月或60課時,按周期收費和按課時收費同時進行的,選擇收費時段較短的方式。建議家長優先選擇先培訓后收費的機構。
我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21年16140億元增至2025年2171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7%。2020年教育培訓行業整體規模下滑,但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實現正增長,比重達到28%。受“雙減”政策的影響,教育培訓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預計2021年教育培訓整體市場將下滑至1.8 1萬億,K12學科培訓市場將大部分萎縮。
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2573億元,同比增長35.5%;預計到2024年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905億元。
國內職業培訓市場步入穩健增長。2017年,國內職業培訓市場規模為987億元,2013年-2017年復合年均增速為16%,預計2022年國內職業教育市場規模為193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均增速為11.2%。較為激烈的就業競爭和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持續增長為職業教育培訓行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少兒編程成為機構轉型方向之一
8月31日,成立27年的巨人教育宣布倒閉。曾幾何時,培訓機構發現了校外學科類培訓的藍海,在資本的推動下跑馬圈地,校外培訓機構迅速壯大。在疫情期間,線下教育轉移至線上,場景的擴容又給在線教育帶來了資本。就在今年春節前后,學科類在線教育機構還花重金在各個平臺做廣告。
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面臨壓力的學科類教培機構的大幅度縮減,已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尋找新的賽道、謀求發展機會并完成業務轉型,已成為此類機構面臨的第一要事。
一些在線教育巨頭適時調整旗下業務板塊規模,以大范圍擴展素質教育。今年8月12日,一則“新東方轉型培訓父母”的消息上了熱搜,背后是新東方推出素質教育成長中心,涵蓋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等。A股上市公司豆神教育也于8月初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公司主營業務進行全面轉型,重新規劃整合后的主營業務包括智慧教育服務業務、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等。
欲了解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詳細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行業現狀近兩年來,中國教育市場迎來了培訓行業投資高峰期,除去風險投資,國際教育集團參與度也在提高,而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渠道也在不斷增多,中國教育培訓領域的市場空間巨大,教育支出...
查看詳情
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它的載體是用于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或勞務相區分的名稱、術語、象...
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9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共享新成果 共注新動能”為主題,全面h...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
外賣,是指銷售供顧客帶離店鋪的食品(一般指自己店鋪現做的),通常以打包出現,也是最早出現的外賣形式,雖然古老,...
首只外資公募基金募資66.8億元公募基金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并以證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