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實時查看大廚的秘傳食譜,有營養師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定制專門的健康菜譜,可以實時查看冰箱內食材,方便對食材進行管理……理想很豐滿,然而,現實卻可能很骨感,你花大價錢所買的大屏幕冰箱,其最大的附加用途可能是看廣告。
可以實時查看大廚的秘傳食譜,有營養師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定制專門的健康菜譜,可以實時查看冰箱內食材,方便對食材進行管理……理想很豐滿,然而,現實卻可能很骨感,你花大價錢所買的大屏幕冰箱,其最大的附加用途可能是看廣告。
事實上,在大屏冰箱廣告問題之前,就已經不乏對于帶屏冰箱這一產品邏輯的吐槽。進入智能家居時代,為了能更好地搶占賽道,眾多家電廠商紛紛往家電產品里添加智能功能,這直接導致了,為了和智能扯上關系,不少家電上所謂的“智能功能”,都是硬加上去或者是可有可無的雞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電冰箱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顯示: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隨著90后等年輕群體成為當下家電消費市場的生力軍,家電正在被重新定義,冰箱也不列外。新世代消費者對于冰箱的顏值、智能化、性價比等有了更多的要求,而像云米冰箱這種大屏冰箱,從外觀方面,大屏的加載讓冰箱顯得更加高大上更加充滿科技感。符合如今年輕人的審美。
從功能上看,云米大屏冰箱呈現出智能化、多樣化,除了查菜單、天氣等,用戶在做飯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大屏聽音樂、追劇、照看孩子、和外地的家人視頻聊天等等。相比較傳統冰冷的冰箱來說,科技賦能的大屏冰箱功能更強大。因此,為了迎合年輕人時尚、年輕的需求,門上裝個大屏已成為不少冰箱企業的選擇。
從冰箱企業來看,目前,無論是互聯網品牌云米還是傳統的制造品牌海爾、創維、TCL、格蘭仕、海信等企業都推出了大屏冰箱,并且在功能上爭奇斗艷。這樣看來,大屏冰箱并不是雞肋,更是科技進步體現,家電企業為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推出的智能家電。
放眼當下冰箱市場,一方面,冰箱產品同質化嚴重,僅僅依賴冰箱的基本功能和剛需拉動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天花板”,另一方面,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消費升級的時代到來,冰箱的基本功能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我們認為,正是基于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很多冰箱企業希望通過“大屏”打通市場增長的新通道,推動企業實現快速的發展。
2021年1-7月,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5177.3萬臺,同比增長11.3%;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13768.6萬臺,同比增長17.3%;家用洗衣機產量4917.7萬臺,同比增長29.0%。
7月當月,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741.0萬臺,同比下降18.3%;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1801.8萬臺,同比增長2.8%;家用洗衣機產量623.8萬臺,同比增長4.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原副所長、醫學博士白雪濤進指出,健康家電的“健康”更偏向于健康防護。就冰箱而言,就是在完成冷藏保鮮任務的同時,不再帶來對健康造成威脅的因素,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提升儲存食物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白雪濤表示,未來的健康冰箱,首先要做到節能環保,正確使用消毒因子;其次,要徹底消除異味,加大無菌材料、抗菌能力的研發力度;再者,要合理地無負載清潔。他強調,所有家電產品都存在風險和收益問題。所謂風險,就是能夠導致健康損害的因素出現,而收益則是減少健康損害。二者之間如何做到平衡,就是家電企業在未來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趙鵬指出,家電轉型升級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單品智能化升級、系統化智能化升級和智能化解決方案,而智慧生活則是終極發展目標。當前,我國家電行業的智能化進程在處于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過渡期。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電冰箱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電冰箱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電冰箱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國內首例樹脂微球治療肝癌手術成功中國首例特許準入釔[90Y]樹脂微球治療肝癌手術于9月28日在位于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
煤炭供應緊張形勢逐漸緩解目前煤炭供應緊張嗎?據國家電投東北公司消息,截至10月7日,國家電投東北公司煤炭庫存已升至...
有朋友開玩笑,不用紙擦PP怎么知道PP有沒有被水沖干凈呢?只要你沖的時間夠長,香蕉大便也能給你沖的稀碎。其實大家困5...
中國醫美從業者合格率不到一半隨著醫美市場的發展,人們對“變美”的渴望愈加強烈。在一臺醫美手術中,醫生起著非常關...
游戲成癮也屬于精神病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劇,心理行為異常和精神障礙患者逐漸增...
山西洪澇災害已致175萬余人受災山西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12.01萬人緊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