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鹽堿水稻新品種“東稻122”田間現場觀摩會暨百畝連片實收測產會10月13日在蘇打鹽堿典型稻區大安市叉干鎮舉行。經專家組測產,“東稻122”平均產量為632公斤/畝,比當地主推品種增產10.6%,高產地塊產量達到721公斤/畝。
耐鹽堿水稻新品種“東稻122”田間現場觀摩會暨百畝連片實收測產會10月13日在蘇打鹽堿典型稻區大安市叉干鎮舉行。經專家組測產,“東稻122”平均產量為632公斤/畝,比當地主推品種增產10.6%,高產地塊產量達到721公斤/畝。
據介紹,“東稻122”的特色是抗鹽堿、早熟、活稈成熟,按專業來說就是后期功能性水稻品種,稻穗已經完全成熟了,植株還是綠的,表現出根系非常強大,籽粒非常飽滿,癟粒率非常小。
據統計,我國每年糧食全產業鏈總損耗率約為12%,僅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等流通環節損失浪費的糧食就高達700億斤,約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5%,接近于2020年吉林省全年糧食產量。
消費環節的浪費,主要存在于商業餐飲、公共食堂和家庭飲食三個領域,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360億斤(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中國糧食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狀態,目前糧食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影響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隱患依然存在。
12日,我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央企北大荒集團發布消息:截至10月11日,北大荒集團秋收告捷,4010.61萬畝地已完成秋收,完成率達到89.41%,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量將達到460億斤以上,比上年增產30億斤。
今年,北大荒集團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4457.8萬畝,比上年增加117.7萬畝。該集團通過增加種植面積、優化種植結構、強化防災減災措施,今年有望實現“十八連豐”。目前,該集團上下正在保秋糧奪豐收,確保顆粒歸倉,確保豐產豐收,屆時將實現為我國累計生產糧食一萬億斤的歷史性新成就。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糧食產業近些年呈現出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工程化推廣應用的良好趨勢,帶動了糧食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為優質糧食工程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助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大背景下,糧食行業和各類糧食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借助數字技術打造了網上糧店、預約售糧、糧食銀行、質量追溯、云端監管、云端協同等創新應用,實現了糧食行業資源整合、網絡貫通和應用貫通,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并實現業績穩健增長,保障了全國糧食供需平衡和產業鏈平穩運轉。
我國糧食產業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日益走向全產業鏈數字化。不斷加快數字技術、生物技術、降耗技術和裝備技術的成果轉化,提高科技采納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加快儲備設施技術改造升級。深化糧油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共建高校、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大力推動數字技術向應用階段轉換,深入推進整合資源、打通數據、貫通應用。充分發揮數字科技作為新動能在糧食產業轉型發展中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糧食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糧食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更多推薦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糧食加工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風險與挑戰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依舊穩健前行。從2016年到201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于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
查看詳情
液晶面板價格單月降3成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降,指標產品的9月大單優惠價比上月下跌約3成,創出“過9...
全球大豆供應緊張格局有望緩解近期美豆市場最大的意外來自9月底公布的季度庫存報告。報告數據顯示,美國舊作大豆20212...
工業母機一機難求 訂單排到明年3月在疫情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受益于制造業3...
12家央企成立汽車數字化轉型協同創新平臺10月13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指導,12家中央企業在天津成立汽車數字化轉型協同創...
蘋果“炸場”新品發布會AirPods3登場蘋果發布消息稱,北京時間10月19日凌晨,Apple特別活動在線舉行,活動主題為“來A...
玻璃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