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提高了生活便利度,改善了服務業的效率和效益,增加了服務業供給。例如,餐飲外賣、生鮮電商、即時配送、預約服務等,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從生活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看,數字化水平差異仍然比較大。其中,酒店業的數字化率約為35.2%,而
生活服務業是直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服務行業,是中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生活性服務業統計分類(2019)》將生活服務業定義為滿足居民最終消費需求的服務活動,包含居民和家庭服務、居民出行服務、住宿餐飲服務等十二大領域。
隨著“三新”經濟不斷崛起,生活服務業的發展模式、業態持續迭代,其內涵也不斷豐富和發展。本文所研究的“生活服務業”以國家統計局定義為基礎,重點關注住宿餐飲、居民出行、體育文化、娛樂服務、培訓服務等服務行業。生活服務業數字化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通過數字技術與生活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生活服務業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和個性化、多樣化服務能力的過程。
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提高了生活便利度,改善了服務業的效率和效益,增加了服務業供給。例如,餐飲外賣、生鮮電商、即時配送、預約服務等,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度,隨著即時配送網絡的不斷完善,即時配送范圍不斷擴大,將進一步提升消費品質,改變消費體驗。
從生活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看,數字化水平差異仍然比較大。其中,酒店業的數字化率約為35.2%,而家政業及養老服務業的數字化率僅約為3.5%及不到 1%。
服務業數字化水平是三大產業中最高的。2020年,服務業數字經濟比重為40.7%,高于全部經濟(38.6%)、工業(21.0%)、農業(8.9%)。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19.6、146.9、191.2、257.9、325.5和440.3,年均增長30%。網絡經濟指數在新動能指數增長中的貢獻最高。2020年,網絡經濟指數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81.7%。
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為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賦能提供了用戶基礎。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網上外賣、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分別達4.69億和3.67億,分別占網民整體的46.4%和36.3%;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用戶規模分別達3.81億、3.25億、2.39億,分別占網民整體的37.7%、32.1%和23.7%。
從餐飲、旅游到辦公、教育、醫療等各類傳統服務市場的用戶滲透率都持續提升,為推動這些行業線上線下共融共榮、發展質量提高提供了條件。但是,應該看到,服務業內部各個行業之間的數字化水平存在著顯著差異,保險、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的數字化率超過50%,而生活性服務業的數字化水平仍有待于進一步提升。作為生活性服務業代表的餐飲業,其數字化率僅為6.4%。
從總體上看,2019年服務消費的線上化率僅為11.15%,與實物商品(20.7%)有著顯著差異。另一方面,我國服務類電商在商業模式創新等諸多方面仍存在著較多短板,缺乏持續增長的動力,導致服務類電商在全部網絡零售中的占比自2017年(23.6%)以來持續下降,到2020年時下降為17%。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生活服務數字化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蓬勃發展態勢,規模達到39.2萬億元,較去年增加3.3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有效支撐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一、中國數字化行業發展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對我國經濟造成較大沖擊,疊加周期性經濟波動,對經濟增長構成下行壓力。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下,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強勁增長,整體實現穩步發展。
(一)數字經濟構筑經濟增長關鍵支撐
我國數字經濟疫情中逆勢崛起。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延續蓬勃發展態勢,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39.2萬億元。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推進,疊加疫情因素影響,數字經濟已成為當前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
圖表:2017-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信通院
數字經濟有效穩定疫情沖擊下的經濟下行趨勢。當今世界仍處在經濟危機的深度調整期,經濟下行壓力大。疊加疫情沖擊,世界經濟陷入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衰退。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甚至
衰退的背景下,數字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長,遠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約6.7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動力,對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表:中國數字經濟增速與GDP增速對比
數據來源:信通院
三次產業數字化發展深入推進。這場百年不遇的公共衛生危機帶來變革契機,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絡視頻等數字化新業態新模式在疫情倒逼下蓬勃涌現,大量企業利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加強供需精準對接、高效生產和統籌調配。疫情是一堂生動的數字化培訓課,也是強勁的數字化加速器。2020年,我國服務業、工業、農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0.7%、21.0%和8.9%,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速,融合發展向深層次演進。
數字經濟內部結構中產業數字化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疫情之下數字經濟“補位”作用凸顯。一方面,數字產業化實力進一步增強,數字技術新業態層出不窮,一批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企業創新發展,產業生產體系更加完備,正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躍進。2020年,數字產業化規模達到7.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7.3%,同比名義增長5.3%,占數字經濟的比重由2015年的25.7%下降至2020年的19.1%。
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深入發展獲得新機遇,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數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現,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前景廣闊,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全面加速,工業數字化轉型孕育廣闊成長空間。2020年產業數字化規模達31.7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1.2%,同比名義增長10.3%,占數字經濟比重由2015年的74.3%提升至2020年的80.9%,為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輸出強勁動力。
想知道更多生活服務數字化行業具體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生活服務數字化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生活服務數字化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全球已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主導的產業結構變遷與經濟轉型升級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過去三十年全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當前占比已超過6成,其中美國、德...
查看詳情
“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發布近日,《“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正式發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錨定文...
綜合保稅區的主要功能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的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由海關參照有關規定對綜合保...
中國塔機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塔式起重機是一種建筑吊裝設備,廣泛用于建筑及其他行業,用以垂直吊裝、移動建筑材料...
新型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農業的分類比較多,新型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包裝農業、彩色...
原料藥市場發展前景如何?改革后原料藥價格是否上調?原料藥一直屬于高污染行業,近年來國家一直加強監管、推動行業綠...
數據中心運維服務行業現狀近幾年,為適應信息產業的發展,在網絡規模日益龐大的情況下,數據中心運維管理的需求不斷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