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是指運用市場經濟來促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機制,允許企業在碳排放交易規定的排放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這些減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業內部以及國內外的能源。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啟動。
碳排放交易,是指運用市場經濟來促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機制,允許企業在碳排放交易規定的排放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這些減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業內部以及國內外的能源。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啟動。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初期,僅電力行業的2225家企業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未來石化、建材、鋼鐵、有色、航空等行業的企業也將逐步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碳排放,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向外界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過程。碳排放是目前被認為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來源于電力和供熱部門在生產環節中化石燃料的燃燒。
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或者說是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2020年10月28日,《自然》科學期刊上一個國際團隊的研究報告也再次表示,中國的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碳匯",占了中國整體陸地的35%還多一點。
碳排放是具有一定外部性的。對于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的排放主體和消費者而言,他們當前的壓力是不那么明顯的,并且需要一定時間尺度和反應之后,這些社會主體才會對碳排放有一些直觀的感受。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經濟手段來將碳排放量量化、資產化,同時通過市場經濟,它需要來對生產消費成本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是目前的碳排放權它出臺的一個政策背景。
排放權現在主要被發放給了重點排放單位。按我們國家目前的界定是八大行業內每年年度碳排放量達到2萬噸二氧化碳以上的重點行業。目前全國初步估計大概是7000~8000家左右。7月16號首批重點行業企業已經啟動了線上碳排放權交易。但是關于未來碳排放權未來的走向、是否持續保持碳排放配額制度、管控的對象是否只限于這7000~8000家的重點排放單位等,可能都是不一定的。
隨著我們國家對碳排放治理能力的逐步的提升,也許我們未來會走向碳稅,可能類似于像澳大利亞等等國家或者地區開展的碳排放治理工作一樣。
相關人士指出,一個高質量的碳市場應該政策清晰穩定,法規制度健全,同時價格波動平穩,避免市場的大起大落,要盡量避免單邊上漲、單邊下跌以及市場在一個階段內劇烈波動,這些都不是一個健康成熟市場的表現。同時市場的價格信號要清晰有效,能夠有助于引導企業節能減排,引導資金技術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方面。
生態環境部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建立健全全國碳市場聯合監管機制,加強對全國碳市場各環節的監管,有效防范市場風險。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擴大行業覆蓋范圍,逐步納入更多高排放行業,逐步豐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提升市場活躍度。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碳排放權交易,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確定一定時限內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配額或排污許可證的形式分配給個體或組織,使其有合法的碳排放權利,并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一樣在市場參與者之間...
查看詳情
第四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707.2億美元11月10日,為期6天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圓滿閉幕,本屆進博會“朋友圈”...
雙十一數據2021年的“雙11”購物潮已經接近尾聲,但截至目前,仍未見各電商平臺公布實時成交額。而放在往年,成交額的...
中國浴霸行業前景、浴霸行業現狀如何?浴霸多出現在經濟較為發達、消費水平也較高的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等大中型城市T...
2022煤氣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現如今,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煤氣逐漸取代了煤氣罐,而之前從事煤氣行業的人...
通遼市民早起發現一樓“消失”,雪太大了,內蒙通遼市民晨起發現一層樓不見了。通遼大雪把一樓埋了,內蒙古多地降雪量...
2021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發展現狀2021年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電池搭載量同比增長214.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三元材料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