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重磅決議,釋放哪些重要信息?11月8日至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京召開。這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一份特別的“百年總結”——《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根據以往慣例,決議的全文將在幾天后正式公布。
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重磅決議,釋放哪些重要信息?
11月8日至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京召開。這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一份特別的“百年總結”——《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根據以往慣例,決議的全文將在幾天后正式公布。《時政新聞眼》帶你透過全會公報,解讀這份重磅決議釋放的重要信息。
期待:建黨百年 重磅決議
中國共產黨的一大法寶,就是善于總結。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七一講話中說,我們要“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六中全會公報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公報指出,習近平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十九屆六中全會還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
有一個歷史的“巧合”引發關注。第一個“歷史決議”通過后,黨的七大召開。第二個“歷史決議”通過次年,黨的十二大召開。這次召開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審議通過重磅決議的同時,決定黨的二十大于明年下半年在京召開。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百年奮斗,再啟新程。
從六中全會公報看世界第一大黨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忠實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克服重重挑戰,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F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
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是一項難度較大的任務,需要各方面努力。
目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①對標戰略需求大力培養匯聚急需緊缺人才。
②加快形成有吸引力的引才用才機制。
③創新人才順暢流動機制。
④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⑤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⑥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
多位受訪專家都強調,壓力固然存在,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不會改變,我們有能力、有基礎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目前,國際權威機構普遍預測中國經濟今年仍能實現8%左右的增長,并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經濟開發區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12月6日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2021年中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0%。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今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p>
立足新階段,啟航新征程。今年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奮勇登攀,科技創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
當前,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于廣州舉行,與會嘉賓指出,新的發展格局下,穩增長仍是中國經濟主基調,同時中國將進行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IFF學術委員會主席、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黃奇帆指出,在以內循環為主的背景下,中國將形成更具韌性、更有質量效益和更加安全的工業體系;中國經濟將從高度依賴外循環國際市場轉向更多依賴內循環國內市場、依賴國內經濟循環體系;由追求產品市場高效流通為主轉向追求要素市場更高效率配置轉變。不過,黃奇帆指出,以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不是“內卷”“躺平”,而是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是要形成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中國會從引進外資為主,轉變為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其次會從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既鼓勵出口又鼓勵增加進口雙向并重。第三會從沿海地區開放為主,轉變為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東中西同步開放。”黃奇帆說。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認為,未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還會保持跨周期設計和逆周期調節的雙輪驅動,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和防風險仍然會是主基調,而穩增長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凸顯韌性,保持著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穩步恢復態勢。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9.8%,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可謂“一枝獨秀”。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95%;進出口持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基本盤穩固。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二、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分別為18.3%、7.9%、4.9%,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5.0%、5.5%、4.9%。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經濟的一大主基調就是穩增長、保增長。
對于中國經濟表現,IMF等國際權威機構紛紛投出信任票,預期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能夠保持在8%左右,不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經濟體的增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看好。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開局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后續發展。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金融形勢,我們保持了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下功夫,釋放出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信號。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行業詳情,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經濟開發區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經濟開發區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
從1984年鄧小平同志推動第一批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建設開始,中國的經濟開發區已然經歷了近30個年頭,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是我國政府擴大改革、進行區域戰略規劃、實行產業結...
查看詳情
酒店照明工程應如何落地實施現如今,對酒店照明進行升級改造勢在必行,與大家分享酒店照明工程應如何落地實施?1、現2...
綜合性公園用地選擇有什么講究?綜合性公園在城市中的位置,應在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中確定。綜合性公園選址應結合河1...
廣州“文交會”數字文旅搶眼球12月4日,2021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下稱“廣州文交會”)在廣州廣交會舉辦?!笆奈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分子量150萬以上的無支鏈的線性聚乙烯。分子式:—(—CH2-CH2—)—n—,密度:0.920~0.964g/cm...
生物飼料發展潛力及前景分析生物飼料發展前景如何?飼料是指經加工制造后可供動物食用的產品,能夠提供動物所需營養素2...
2022河南省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河南省加快推進屋頂光伏發電開發行動方案》明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