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齡結構上來看,年齡結構的變化使得我國人力資源供給量增加,社會撫養負擔有所減輕,但老年人口老齡化加快趨勢不能忽視。從性別結構上來看,性別比雖然有所降低,但與正常波動范圍95—102相比仍然偏高.說明我國人力資源供給的性別結構仍待完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53年至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逐年遞增,但增長速度自八十年代起呈下降趨勢。2020年我國總人口總體規模達14.1億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億人相比,增加了7205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與2000年至2010年間的0.57%的年平均增長率相比,下降0.04個百分點。官方預計,“十四五”時期將是21世紀最后一個人口完全正向增長的發展規劃期,“十五五”時期將迎來中國人口總量的“拐點”。
一、國內人力資源供給規模
圖表:2010-2020年中國勞動力人數及少兒撫比率統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2020年中國勞動力人數為77095.1萬人,同比2019年減少了1303萬人;總失業人口占比(占勞動力總數的比例)為5%,少兒撫比率(0-14歲人口占工作年齡人口的比例)為25.2%。
二、國內人力資源供給結構【學歷結構】
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供給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表:我國的人力資源供給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國內人力資源供給特征分析
1.人力資源供給數量。我國人力資源供給總量豐富。且一直呈增長趨勢。
2.人力資源供給質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人力資源供給質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與人力資源的供給質量成正相關.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資源供給的質量就越高。反之,則越低。第七次人口普查發現,除了受小學教育的人數減少外。初中、高中和中專、大專及以上的受教育人數都在增加。這些都說明了我國人力資源供給的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我國人力資源供給的總體受教育程度依然偏低.主要以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為主.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群雖然增長幅度較快,但所占的比重依然很小。高學歷人才依然缺乏。
3.人力資源供給結構。根據“七普”數據,從年齡結構上來看,年齡結構的變化使得我國人力資源供給量增加,社會撫養負擔有所減輕,但老年人口老齡化加快趨勢不能忽視。從性別結構上來看,性別比雖然有所降低,但與正常波動范圍95—102相比仍然偏高.說明我國人力資源供給的性別結構仍待完善。
一、國內人力資源需求規模
2020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5064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6271萬人。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23.6%;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28.7%;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47.7%。
2020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560萬人,比上年減少517萬人,下降1.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01萬人,下降0.4%;外出農民工16959萬人,下降2.7%。
二、國內人力資源需求結構【崗位結構】
從行業需求看,86.6%的企業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業(33.2%)、批發和零售業(12.8%)、住宿和餐飲業(10.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9.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9%)、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5.0%)、房地產業(3.8%)、建筑業(3.5%)等行業。
圖表:我國人力資源需求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國內人力資源需求變化趨勢
從需求端看,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增長會下降,但就業規模仍會不斷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很長一段時期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創造的就業規模并不相同,經濟總量越大,每個百分點帶動的就業規模越大。比如,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業崗位的創造就要比十年前多。因此,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放緩,并不意味著就業就會出現大規模下降,由于我國經濟存量、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產業結構具有多樣性,可以預期我國就業崗位需求規模仍將不斷擴大。
我國目前仍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不少部門還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市場中增加的崗位大部分是一線普通工人和服務人員,行業也多分布在制造業、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但是,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互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快速發展,一些企業加快推進“機器換人”,一些重復性、流程性和安全風險高的崗位開始大規模自動化,對低技能勞動力的需求多轉向普通操作工、一線客服、物流快遞等對受教育和技能要求相對較低的崗位。隨著我國產業加速向中高端邁進,生產性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等領域中的一些新崗位會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
在實體經濟領域,2019年我國工業企業用工下降,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不斷減少,從業人員在行業間的分布出現了新變化,逐漸由傳統的原材料制造、高耗能行業向先進制造業轉移,反映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取得成效。與此同時,以網絡經濟、平臺經濟等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創造了大量新就業崗位,吸納了大量勞動力。
技術進步是影響我國就業的重要變量。歷次產業革命經驗表明,技術進步會對就業產生“替代效應”,通過淘汰舊的生產方式,在短期內會對就業產生明顯的破壞。同時,廣義的技術進步也會帶來就業的“創造效應”,隨著新技術大規模應用,將帶來生產率的提高和新產品及中間產品的擴張,會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綜合來看,只要生產擴張帶來的就業“創造效應”大于技術進步帶來的“替代效應”,就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問題。
勞動力需求作為派生需求主要受經濟增長、資本及技術稟賦以及產業結構等因素影響。我們預測認為,從趨勢上看,未來十年第一產業勞動力需求量將不斷下降,從2020年的1.87億下降到2030年的1.09億,第二產業從2億下降到1.6億,第三產業勞動力需求不斷增加,從3.8億增加到4.9億,綜合三次產業我們認為,到2030年勞動力需求總量約為7.6億。
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30年中國人力資源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30年中國人力資源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53年至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逐年遞增,但增長速度自八十年代起呈下降趨勢。2020年我國總人口總體規模達14.1億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億人相比,增加了7205萬人...
查看詳情
中國防輻射服裝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優質品牌分析防輻射服又稱電磁輻射屏蔽服,采用金屬纖維與紡織纖維混織,制造工藝較...
2022家庭影音設備市場規模及行業現狀分析在互聯網已成為傳統行業的今天,各行業都面臨著創新互聯網+的升級和轉型。從...
運營商渠道服務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采用專業的信息技術和方法,對用戶的軟硬件環境、計算機網絡與電...
2022體感游戲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體感游戲機是依靠高科技的視頻動作捕捉技術,令人的身體動作能即時反映到游...
視頻會議系統市場投資還有機會嗎?視頻會議系統行業前景,視頻會議系統行業現狀如何?近年來,視頻會議的應用范圍迅速擴I...
信創云市場投資還有機會嗎?信創云行業前景,信創云行業現狀如何?針對黨政,金融、電信、交通、電力、石油、航空航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