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種上,中國已經全部實現了品種自主選育,玉米自主品種的面積占到90%以上,蔬菜生產自主品種的市場份額占80%以上。
種業是農業發展的“芯片”,只有保障了種業安全,糧食安全的“根基”才有可能穩固。現在,在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種上,中國已經全部實現了品種自主選育,玉米自主品種的面積占到90%以上,蔬菜生產自主品種的市場份額占80%以上。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良種覆蓋率超過97%,中國農作物供種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對農業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5%。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農作物種子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增長0.9%。其中谷物產量61674萬噸(12335億斤),比2019年增加304萬噸(61億斤),增長0.5%。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作物的種植要求從單純追求產量開始轉向提高安全和品質。由于良種對提高單產、降低農藥用量等方面作用顯著,下游種植業需求的轉變對種子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種子行業將面臨高產、高普適性和抗病(蟲)性強優良品種的市場需求。
從產業角度看,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競爭力提升,國內轉基因玉米制種商業化有望逐步落地。2020年以來,政策持續鼓勵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有序推進,2020年至今4例玉米品種獲批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且2021年11月農業部進一步對轉基因監管政策進行修訂,明確并簡化轉基因商業化整體流程,并補齊政策監管拼圖。
目前我國農作物種子行業市場集中度低,企業研發投入少并導致普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的種業,我國種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具備“育、繁、推”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公司較少,種子企業或科研院所與跨國種業公司抗衡的能力較弱,在全球化浪潮的經濟形勢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外種業公司進入的嚴峻威脅和強大沖擊。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將生物育種產業納入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立志打好種業翻身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這是繼2000年《種子法》出臺和2011年國發8號文件之后,中國種業發展迎來的第三次政策機遇期。
制種行業有望迎來中長期產業變革
年內我國在種源、創新保護、生物育種技術應用等方面出臺諸多政策,也體現出政策在此著力的意圖。其中,我國玉米與大豆的轉基因制種商業化進程正逐步推進,基于此,有研究公司判斷我國飼用糧轉基因制種的進程有望有序落地,這將帶來玉米、大豆制種市場規模的擴容與企業份額的集中,而具有研發能力的頭部公司更有長期發展機會。
想要了解更多農作物種子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農作物種子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更多推薦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生物芯片實驗室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生物芯片實驗室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生物芯片實驗室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
查看詳情
車厘子價格開始緩慢下調近兩年,一到春節前夕,車厘子價格就會成為熱議話題。由于國際海上航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
31省份增162例本土確診:陜西152例12月2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03...
西安全市開展全面消殺據@西安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西安市疫情...
全國鐵路明年1月10日起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2022年1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96對,增...
全國新冠疫苗全程接種人數超12億新冠疫苗接種率是多少?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12月25日,31個省2...
恒大確保12月份交樓3.9萬套12月26日晚,恒大召開復工復產保交樓周例會,總結了12月復工復產情況。截至12月26日,恒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