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通過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網站進行統計后發現,截至2月13日,進入2022年以來已有14家券商及旗下相關機構員工因存在違規行為收到監管部門下發的共計39張“罰單”(監管措施決定書)。從地域分布來看,浙江證監局下發的罰單最多,總計19張。
監管火力全開 今年以來14家券商機構收罰單
根據通過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網站進行統計后發現,截至2月13日,進入2022年以來已有14家券商及旗下相關機構員工因存在違規行為收到監管部門下發的共計39張“罰單”(監管措施決定書)。從地域分布來看,浙江證監局下發的罰單最多,總計19張。
1月28日,中基協公布了2021年四季度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百強榜。從數量上看,仍有46家券商榜上有名;但從保有規模上來看,券商則再度陷入下滑趨勢。券商分析指出,券商主要優勢在于權益產品,然而四季度以來市場明顯回落,規模影響較大。針對未來,頭部券商仍對權益市場充滿信心,表示要發揮券商的投研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投顧服務,以獲增量。
從數量來看,雖然券商仍以46家上榜數量位居首位,但以呈現下滑趨勢,此前連續3個季度上榜的第一創業、大同證券和粵開證券紛紛出局。而從保有規模來看,券商更是連續兩個季度的環比下滑,其中權益類基金保有量環比減少0.86%至9392億元,非貨基金保有量環比減少8.7%至1.02萬億元。對此,券商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權益市場的回落。
2021年Q4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顯示,受權益資產表現不佳影響,四季度基金發行趨緩,第三方代銷機構占有率顯著提升,銀行、券商公募基金銷售保有量小幅下滑。
隨著基金投顧業務的拓展,券商也已加快基金投顧業務的布局,29家券商已獲得試點資格,尋求從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模式的突破,基金投顧業務也初見成效。
券商亟需深化財富管理能力
在廣發證券看來,各類財富管理機構資源稟賦不同,與銀行相比,券商擁有較強的投研實力,在凈值化時代大有可為;與具備互聯網基因的第三方相比,雖然在長尾客戶上不具備優勢,但券商專業的投顧服務能力無可比擬。相比較其他財富管理機構,券商的財富管理業務在市場投資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資產獲取能力都具有先發優勢。
基金投顧產品規模超過百億的國泰君安認為,未來券商代銷的行業地位勢必與傳統經紀業務規模、產品研究能力、銷售服務體系、公司重視程度等高度相關。較早將代銷業務列為公司重點的券商具有先發優勢;部分券商發力較晚,但傳統經紀業務基礎較為夯實,仍可重點關注,競爭格局仍有可能出現變化。
公募基金銷售規模越來越受到機構重視
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披露的2021年第四季度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來看,券商、銀行以及第三方機構在保有量上整體呈現三足鼎立的姿態。而在這其中,券商市場份額受擠壓明顯,也在積極尋求買方投顧模式突破。在采訪中,有機構表示,目前重視公募銷售保有規模將成長期趨勢,已經有券商將其列入考核指標;另一方面,在基金代銷市場三足鼎立的當下,第三方機構在費率上更加“親民”,而這讓銀行和券商也無法淡定,紛紛加入“價格戰”,尤其是券商,已經有多家券商下場推出折扣。不過,有機構指出,盡管“價格戰”一開始能吸引到較多客戶,但相比于產品,現在投資者更重視服務,如何給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才是券商破局之道。
“隨著券商財富管理進入實踐階段,加上基金投顧試點的推出,我們預期重視保有應是長期趨勢,目前我司已將保有指標列入分支機構考核項目”,招商證券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蔣明哲表示。其表示,伴隨《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的下發,券商代銷業務模式與基金投顧業務將是未來主要的財富管理戰場,建立好健全良好的游戲規則,預期將使券商財富管理迎來更好的發展。
華東一家券商相關人士指出,依托于傳統經紀交易業務與投研能力的積累,券商與客戶的粘性較強,這也是券商有別于其他金融機構在財富管理服務上的天然優勢。在其看來,產品的代銷能力是券商財富管理的底層能力,尤其是權益產品的銷售。而這或許是是越來越多券商重視公募基金代銷能力的原因所在。
在國泰君安證券相關負責人看來,價格戰在業務初期能吸引到一批對手續費敏感的客戶,但財富管理的本質并不僅僅是產品銷售,而是客群經營,手續費其實是客戶服務能力的體現。國泰君安證券為客戶提供的金融產品服務是有價值的。“公司會打好打贏轉型攻堅戰,啟航全面數字化轉型,迭代零售客戶星服務,創設甄選100 產品池,多引擎促進財富管理轉型及產品代銷保有規模穩步增長。”
近年來,財富管理機構經歷了資管新規發布初期的行業震動、整改過渡期的逐步適應和過渡期延長階段的努力回旋。資管新規已成為引導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和機構深耕財富管理的“燈塔”。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居民財富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理財專家認為,資金端的規模擴容和資產端的結構轉型,共同推動了本輪財富管理發展浪潮的到來。
從資金端來看,在房地產投資屬性弱化、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和居民理財意識覺醒等多因素的共同促進下,家庭資產結構調整、增配金融產品是大勢所趨,對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不斷增長。
從資產端來看,資管新規出臺后,銀行理財對非標資產的配置明顯降溫,以混合基金為代表的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爆款基金產品與明星基金經理共同激發了居民的投資熱情,權益類基金的發行數量高歌猛進。
2021年四季度,資管新規過渡期實現平穩收官。經過兩年的調整,銀行理財、信托業和券商資管的規模均出現了明顯下降。就銀行理財而言,規模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保本理財加速出清、同業理財壓降和退出非標資產。
財富管理業務經過近年來的監管規范和行業引導,逐步擺脫了過去野蠻生長和無序競爭的狀況。當前,不合規的產品和服務正在大量退出市場,投資者保護、合規經營和風險管控成為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方向。從全行業來看,在資管新規的監管框架下開展業務,將是鞏固財富管理轉型成果和引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
此外,在家庭資產配置逐步由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的長期趨勢下,財富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各類金融機構都在積極布局財富管理業務。
在新的發展階段,業務合規將是財富管理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此外,在家庭資產配置逐步由房地產向金融資產轉移的長期趨勢下,財富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正成為業內共識,各類金融機構都在積極布局財富管理業務。財富管理需求的增長是大勢所趨,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有望持續引領金融業的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財富管理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
查看詳情
首批公募REITs年內最高漲近40%截至2月14日午盤,現有11只REITs中已有多只年內漲幅超過20%,首批公募REITs富國首創水...
新茶飲市場前景怎么樣 新式現制茶飲行業市場研究報告近期新式茶飲品牌頻現裁員風波,國內新茶飲行業仍有市場前景嗎?2...
2022年光伏玻璃市場行情如何 光伏玻璃產能現狀分析光伏玻璃今年市場行情如何?隨著全球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玻璃作2...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更新公布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
中國現磨咖啡行業存三倍增長空間 現磨咖啡市場分析2022中國現磨咖啡行業進入高速增長的大眾化初期階段,在假設下預計...
磷肥市場行情2022年疫情背景下,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從而推動化肥價格上漲。全球化肥需求在2021年達到1.98億噸,相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