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目前我國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寧、興蒙、入滇和深化跨區域結對合作細則正式落地。繼京津冀等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后,江蘇、浙江、湖北、河南、遼寧等地紛紛爭創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下一步,科技部將協調推動“體系化”“機制化”“組團式”東西部科技
多地爭創科創中心 國家區域協同創新提速
獲悉,目前我國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寧、興蒙、入滇和深化跨區域結對合作細則正式落地。繼京津冀等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后,江蘇、浙江、湖北、河南、遼寧等地紛紛爭創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下一步,科技部將協調推動“體系化”“機制化”“組團式”東西部科技合作,加快打造一批創新策源地和增長極。
新冠疫情沖擊之下,全球經濟發展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加。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包括數字經濟在內的發展“新動能”不斷顯現,并呈現開放包容特征,助力全球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
中國還將為非洲援助實施數字經濟項目,建設中非衛星遙感應用合作中心,支持建設中非聯合實驗室、伙伴研究所、科技創新合作基地,攜手拓展“絲路電商”合作,切實幫助非洲國家縮小“數字鴻溝”,趕上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步伐。
數字經濟合作也成為推動中國-東盟雙邊貿易增長的新動力。從阿里云協助打造智能化“榴蓮云平臺”為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種植業者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到中國-東盟智能跨境物流平臺提供一站式智能跨境物流服務,再到電商網紅主播“在線吆喝”……數字經濟促進了雙邊經貿合作的提質升級,為當地產業升級及民生改善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東盟與中國貿易仍保持繁榮。
數據顯示,我國科技創新產品出口23474.7億元,同比增長26.0%;進口20530.5億元,同比增長20.0%。近年來,國家級科技創新開發區建設逐漸活躍。從歷年國家級科技創新開發區批復情況來看,截至2019年10月,我國共有各類國家級開發區628家,我國共有省級開發區2053家。目前,中國有各類15000多個高新技術,對整個中國科技創新行業產業的貢獻達到30%以上。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近年來中國每年發表的論文數和專利申請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同時科技創新成果質量也不斷提升,科學和工程出版物“被引論文前1%的文章數量占比”已超過1%,僅次于美國1.8%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從科技創新投入趨勢看,隨著中國科技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科技創新條件的不斷改善,中國科技原始創新能力必將不斷提高??萍紕撔录夹g的誕生、發展和應用,最后轉化為生產力,離不開觀念的引導、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說,觀念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制度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保障;但發明一項新技術并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出新產品,科技創新行業占領市場取得經濟效益,這是只有科技創新才能實現的。
過去五年,中國全社會科技創新行業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科技創新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升到59.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4位……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科技創新量質齊升,確立了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
今年以來,我國科技創新技術產業呈現出較快發展的勢頭,生產和投資增速高位運行,部分區域亮點頻現,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壯大,科技創新技術為實現全年經濟穩中向好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對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是當前很多國家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燃眉之急。中國抗疫中的“硬核”科技力量,幫助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凸顯了中國科技創新的進步與實力。
分離鑒定病毒毒株、檢測技術和產品、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和生產……一批新技術新成果在戰“疫”中成長、成熟,不僅為中國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更通過各個平臺與世界共享。
迄今,中國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1億劑新冠疫苗,全球使用的疫苗有一半是“中國制造”;中國最早支持疫苗知識產權豁免,率先同發展中國家開展聯合生產,目前已形成10億劑疫苗年產能;中國在15個國家已經或正在建設疫苗原液灌裝基地,打造當地疫苗生產中心,并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國家提供相應技術支持。
作為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臺,中國的“火眼”實驗室模式不斷落地海外。據華大基因國際公共事務總監曹威介紹,公司在海外運營“火眼”實驗室超過90個,分布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實驗室不僅輸出檢測技術和設備,還為當地實驗室人員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等服務。
中國抗疫中應用的“黑科技”也在多國疫情防控一線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泰國曼谷,詩里拉吉醫院通過與華為合作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每例病例的CT掃描診斷時間從15分鐘縮減為25秒,準確率提升至97%;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大疆無人機在空中消殺,還可搭載3D打印盒并運輸血液、咽拭子等樣本和物資;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由中企提供、配備熱感攝像頭的人臉識別技術設備在城中最大的交通樞紐“大展身手”……
近年來,中國科研創新持續取得成果和進展,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中國科技發展成果向其他國家傳播,也為世界發展增添紅利。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科技創新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科技創新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科技創新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隨著科技創新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科技創新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熱門中概股跌幅居前3月11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34%,標普500指數跌0.43%,納指跌0....
“寵物食品第一股”路斯股份上市3月11日,路斯股份今日在北交所上市,發行價7.2元/股。上市首日早盤高開8.28元/股,...
李克強談特區政府換屆:希望鞏固提升好香港三大中心地位李克強:我們將全面準確、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
中國餐飲外賣門店經營模式變化近年來,餐飲企業門店中“堂食+外賣”模式比例從疫前的35%提高至40%,純外賣比例從47...
2022全國兩會·總理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李克強都回應了2022全國兩會·總理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
假發行業投資前景、假發市場需求如何?現如今中國人的學業壓力,工作壓力很大。導致許多人的發際線在往上升。據不完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