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領域企業定增募集資金市場火爆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70家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合計定增記錄70條,累計增發78.26億股,合計募資金額約970.48億元。其中,不乏石油石化、電力、可再生能源、煤炭等能源領域企業,延續了2021年的火熱走勢。
數據顯示,在70家實施定增的公司中,定增實施家數較多的行業有石油石化、發電企業和能源裝備企業等。石油石化行業企業募集資金額達123.91億元,僅次于計算機產業位列第二。包含煤炭、電力、風電、光伏等能源領域在內的公用事業募資金額達101.78億元,位列第四。此外,與能源產業息息相關的有色金屬、機械設備等行業也榜上有名。
數據顯示,去年A股市場已實施定增方案的上市公司數量超400家,相比2020年的330家增長明顯。其中,新能源領域成為投資“香餑餑”。在涉足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的約240家上市公司中,近100家公司發布定增預案,占比達40%,遠超以往年份。參與者多為以公募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這是由于該類型公司看好新能源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且新能源公司股票價格增長較快。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版能源金融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全球能源價格上漲。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能源價格呈現出從大幅下降到大幅上漲的“V”型走勢。截至22年2月,原油價格不斷攀升突破110美元/桶,較年初上漲54%,較15-19年均值上漲128%。歐洲、美國等地區天然氣價格也紛紛上漲,截止3月9日,中東地區天然氣售價高達39美元/百萬英熱,較年初上漲36%。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保障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主體電源《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
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到2025年,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原油年產量回升并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年產量達到2300億立方米以上,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約30億千瓦,能源儲備體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重點城市、核心區域、重要用戶電力應急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2022國內新能源企業投資戰略前景分析
投資者積極響應新能源企業定增,是基于對相關產業的看好,能源行業持續高景氣運行,以風電領域為例:
公開信息顯示,云南能投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66億元,用于投資建設曲靖市通泉風電場項目、會澤縣金鐘風電場一期工程項目和紅河州永寧風電場項目。天能重工則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7億元,除用于風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外,還將投資建設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生產線及相關技改項目。
近年來,我國風電裝機規模穩步提升。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3.28億千瓦,同比增長16.6%。其中,海上風電表現亮眼,2021年新增裝機規模達1690萬千瓦,接近2020年底累計裝機規模的1.8倍。同時,根據目前計劃,預計到2030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2億千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將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在預案中,企業均認為未來我國風電需求將維持快速增長。
天能重工補充稱,公司募投新產線及相關技改項目是順應風機大型化發展趨勢。隨著補貼的退出,風機大型化成為降本主要途徑。由于風機質量隨著風機大型化持續增加,為維持風場建設成本的穩定,優化產品結構和產能地域布局將成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切實需求。
新天綠能則表示,天然氣在國家能源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對儲氣能力和相關基礎設施水平有較高要求。公司定增募集資金擬用于唐山LNG項目及唐山LNG接收站外輸管線項目的建設,對提升區域內天然氣儲備及輸送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建成現代能源體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廣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30年達到25%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主體電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碳排放總量達峰后穩中有降。
未來能源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版能源金融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