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提出,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
發改委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提出,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集聚地區,優先利用工業副產氫,鼓勵就近消納,降低工業副產氫供給成本。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逐步擴大示范規模,探索季節性儲能和電網調峰。推進固體氧化物電解池制氫、光解水制氫、海水制氫、核能高溫制氫等技術研發。探索在氫能應用規模較大的地區設立制氫基地。
從國內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年制氫產量約 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 1200 萬噸。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國內氫能產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已初步掌握氫能制備、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和系統集成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在部分區域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小規模示范應用。全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 300 家, 集中分布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
但總體看,我國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相較于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產業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支撐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制度滯后,產業發展形態和發展路徑尚需進一步探索等問題和挑戰。同時,一些地方盲目跟風、同質化競爭、低水平建設的苗頭有所顯現。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亟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進一步提升氫能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拓展市場應用新空間,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圖表:2016-2018年中國制氫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018年,中國制氫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約為705家,較2017年增加了32家。國內的制氫企業的制氫生產線大多數都是副產品,真正以制氫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較少。
二、制氫行業發展規模
隨著我國氫能產業加速發展,氫能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此背景下,氫氣產量持續增長。根據相關數據,2017年我國氫氣產量約為1915萬噸,2019年已經超2000萬噸。
圖表:2017-2019年我國制氫產量規模(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三、制氫行業供需狀況
圖表:2050年我國分行業氫氣需求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050年中國氫氣需求中性情況下將達到近6000萬噸,主要增量來自于交通運輸的燃料電池車。到2030年中國的氫氣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年,產能缺口約1000萬噸/年;到2050年中國的氫氣需求量將達到6000萬噸/年,其中交通運輸方面的氫氣需求量將達到2458萬噸/年,產能缺口約2500萬噸/年。
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以綠色低碳為方針,加強氫能的綠色供應,營造形式多樣的氫能消費生態,提升我國能源安全水平。發揮氫能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支撐作用, 深挖跨界應用潛力,因地制宜引導多元應用,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的能源消費轉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以科技自立自強為引領,緊扣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趨勢, 加強氫能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加快突破氫能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瓶頸,加速產業升級壯大,實現產業鏈良性循環和創新發展。踐行創新驅動,促進氫能技術裝備取得突破,加快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想要了解更多制氫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制氫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制氫是氫能產業鏈的最前端環節,當前技術路線多元化不存在單一最優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所在地資源稟賦、經濟條件等客觀環境的制氫手段。制備氫氣的方法已較為成熟,從多種來源中都可以制...
查看詳情
妙可藍多首次登頂中國奶酪市場第一3月24日晚,妙可藍多發布2021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妙可藍多營收44.78億元,同...
5千元衣服利潤4千還以次充好近日,服裝品牌BALLY因違反產品質量“以次充好”被罰款4.1萬余元,沒收違法所得4085.5元。...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網絡安全正在受到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部署了...
對于線下實體零售業來說,其定位不應該僅僅是原有的“出租柜臺”的形式,而是通過企業結構改革成為供應鏈的主導企業,...
近幾年中國肉制品需求增長很快,隨著成本下降,加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費升級明顯,同時伴隨著食品安全的...
回顧中國團膳走過的歷程,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階段:80年代前,我國有條件的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各類企業均以“大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