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城市化進程必不可少的物質保證,是實現國家或區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重要條件,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是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經濟布局合理化的前提;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
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城市化進程必不可少的物質保證,是實現國家或區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重要條件,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是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經濟布局合理化的前提;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基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1478億元,同比增長5.4%。2019年在地方政府資金限制下,基建投資不及市場預期,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回落至3.3%,約為18.5萬億。2019年全年完成營業收入約3萬億元。雖然2019年基建投資增長不及預期,但由于上市龍頭公司優勢明顯,央企國企在手訂單充沛,在逆周期調控政策下行業資金面回暖利好業績釋放,未來基建工程業績有望繼續回升。
我國基建投資依然空間廣闊、機會充足。通過60多年的大規模投資建設,我國基礎設施經過大規模的投資和建設,得到明顯加強,農業、能源、原材料供給能力邁上新臺階,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形成了縱橫交錯覆蓋全國的網絡體系,水利環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設施顯著加強,三峽工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或向前推進。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我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擴容,增至21個市(區),為加快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探索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機制模式。去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重慶、福州、濟南等16個試點城市開展首批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今年增加天津濱海新區、煙臺、溫州、長沙等為試點城市(區)。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智能市政、智能建造等一系列專項試點。
目前我國基礎設施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效益與資金投入不匹配等問題,為實現《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出的“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基礎設施規模質量和技術均領先世界”這一長期發展目標,未來東部發達地區城市群的成功建設將作為優質模板,推動中西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地區補齊短板,同時在收益水平、服務質量等方面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廣闊的基建市場空間有望逐步打開。
“新基建”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 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新基建更好服務于消費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從生產看,新基建為中國創新發展、綠色環保發展,特別是搶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創造基礎條件。新基建短期可拉動大量需求,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穩投資、穩增長、穩就業。新基建長期將推動新動能供給,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增長潛力。
基建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報告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國基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基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基建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是以滑坡、崩塌類災害為主,2020-2021年國內滑坡災害發生數量占全國地質災害總數的比重超402...
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簡稱,是指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敏感期的發展特點,而進行有針對2...
近年來,生物醫藥賽道迎來黃金發展期。在這賽道上,體外診斷(IVD)領域正在高速發展。體外診斷包含醫療器械、體外診2...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復動物園公交樞紐站裝修改造工程(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項目資金申請報告。這是動物園批發市場疏...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為今后一個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
2022橡膠冷粘劑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橡膠產業鏈上游包括橡膠樹、原油、石腦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游分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