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開局總體平穩,一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94151億元,同比增長10.7%。
中國外貿行業依然保持了強勁的韌性。據海關統計,3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萬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
外貿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開局總體平穩,一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94151億元,同比增長10.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出口52260億元,增長13.4%;進口41891億元,增長7.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10369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3.9%,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3.2%,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8%,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為幫助外貿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相關部門狠抓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著力推動疏導航空、鐵路、海運物流運輸堵點,同時加強涉企服務,推動解決外貿企業物流、人員流動、結算等實際問題,全力維護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助力外貿企業復工復產。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外貿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顯示:
前兩年疫情肆虐,國外工廠大規模停產或減產,大量訂單轉移到中國。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的外貿商訂單爆滿,盡管原材料價格暴漲,部分企業還是選擇擴產。商品趕工生產出來,但貨運擁擠,運不出去,產品就積壓在倉庫里成了庫存,多數倉庫商品沒有白酒的“富貴命”,只能等過期或打折處理。
如今,不少東南亞國家生產能力恢復,尤其是紡織品出口行業,一些訂單回流至東南亞國家。據越南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月越南皮革鞋企手提包、雨傘出口額達3.903億美元,鞋類產品出口額達19.37億美元。
全球供應鏈仍處緊張階段,歐美海運運費居高不下,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在高位。特別是2月末以來,歐洲地區地緣政治風險突然上升,進一步推高歐洲地區航線市場風險和運費水平,也使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進一步增加外貿企業的生產和運輸成本,企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
作為外貿的重要力量,3月以來,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展狀況如何?
4月20日,外貿企業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聯合發布《2022年3月中小微企業出口貿易(B2B)指數報告》,該報告援引2022年3月及往年同期具有代表性的同批客戶樣本數據,并結合XTransfer平臺中小微外貿企業收款表現及中國海關出口數據,反映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在國內外突發因素影響下的出口表現。
中小微外貿企業競爭力指數則從買家信任度、產品吸引力、出口運營效率三個維度進行評估。3月份中小微外貿企業競爭力指數穩中有升,重回2021年年末水平。指數顯示,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小微外貿企業依舊保持高競爭力水平,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但由于國內疫情多點頻發引發的重點外貿城市物流倉儲、集卡運輸、港口運輸短暫性承壓,供應鏈效率表現相對低迷,平均發貨時間由2021年11月表現最好的29天延長至31天。預計2022年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將短期承壓,但是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2022-2027年中國外貿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外貿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中小企業一直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去杠桿,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中小企業規模小,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經營風險高,難以獲得銀行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對...
查看詳情
國內產業園市場現狀近幾年國內產業園建筑面積增長,隨著建筑面積的擴大產業園的收入凈利潤也在每年增長。產業園區是指...
3月原煤生產增長較快原煤方面,原煤生產較快增長,進口大幅下降。3月份以來煤炭增產增供政策持續加力,主要產煤省區全...
博鰲時間來了4月20日至22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2...
一季度在線餐飲銷售額同比增20.8%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我國網絡零售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在...
特殊教育群體市場現狀分析國家秉承以人為本的思想,近十年來大力發展特殊教育。未來隨著科技發展,將會更加有效解決特...
2022餐飲產業市場調研及未來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在當前國內疫情散發、消費市場承壓背景下,政策“協同發力、遠近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