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專精特新”可謂“熱詞”,頻繁出現在各種政策文件中,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截至6月6日,今年已有32家專精特新企業成功登陸A股,首發募資規模逾400億元。
最近,“專精特新”可謂“熱詞”,頻繁出現在各種政策文件中,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截至6月6日,今年已有32家專精特新企業成功登陸A股,首發募資規模逾400億元。
所謂“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專就是專業化,專注一個行業,專做幾個產品,專門服務一類客戶,專心開辟一些地區的市場;精就是精細化管理,精良的產品和服務品質,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精簡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就是要獨有或更好去抓住客戶的特點,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和服務;新就是要創新,有新設計、新產品,新性能,新質量,來樹立新形象,不斷滿足客戶的新需求。
“專精特新”企業“小而尖”“小而專”,長期專注于某些細分領域,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上深耕細作,具有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有些企業因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一躍成為行業中的“小巨人”。
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并著力突破工業“四基”發展瓶頸。
十大重點領域:
(1)新一代信息技術
(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3)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4)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5)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6)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7)農業裝備
(8)新材料
(9)航空航天裝備
(10)電力裝備
有調查顯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22%的企業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三批29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我國“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4762家。
據介紹,從地域分布來看,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東、中、西部分別有1773家、746家、411家,占比分別為61%、25%、14%,與全國制造業企業區域分布規律基本保持一致。從細分行業分布看,呈現出 “6789”的特點:超六成屬于工業“四基”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居所在省份細分市場首位,九成集中在制造業領域,具有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產業干成大事業等特點,在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專精特新“小巨人”有“5678”的特點,即超過五成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小巨人的研發強度超過銷售額的7%,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為1.41%,民營企業1000強的平均數是2.57%),超過六成屬于工業基礎領域,超過七成深耕10年以上,超過八成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
2021年底,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9個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明確“百十萬千”的梯度培育目標,計劃在2025年之前,培育10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工信部認定的專新特精“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冠軍”。2022年“專精特新”被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海是“專精特新”概念最早提出者和踐行者,早在2011年,就率先啟動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堅持從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角度,發現和培育一批專注核心業務、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擁有獨特工藝技術、具備競爭優勢的高成長性企業。這些年,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正在上海落地生根。如今,像重塑能源這樣的“專精特新”企業上海已經培育了3005家。國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中,上海262家,占總數的5.5%,居全國各城市之首。上海的目標是,到2025年滾動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000家左右,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左右,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左右。
當疫情來臨,“專精特新”彰顯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數據顯示,上海“專精特新”企業戶均年銷售收入超過2.9億元,戶均利潤總額超過1550萬元。從運行監測情況來看,“專精特新”企業產值、收入、利潤增速均超過上海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專精特新”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三的企業共603家,占20%,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專精特新”企業75家。
疫情之下,“專精特新”企業依然創新能力強、發展韌性足。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一系列培育支持政策密集發布、相繼落地。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累計19個省區市推出專項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資金支持超40億元。
作為中小企業發展的領頭人,專精特新企業的突出優勢是“專心、專注、專業、專家”,聚焦細分市場,聚焦核心主業抗風險能力與研發創新能力較突出,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穩定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持續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未來,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渠道有望進一步拓展優化,也將有更多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強做大進而賦能實體經濟。
對企業來說,最缺的人不是那些天天正常運轉的“螺絲釘”,而是那種對行業敏銳、對業務深挖的“業內大專家”。創業選對行業很重要,抓住風口才是王道,可是這么多行業,這么多項目,真讓人難以選擇,到底哪些行業才能造富呢?一份完整的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對公司的戰略決策、產品設計等很多方面產生影響,對于個人而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行業現狀和最新的動態,確定投資的方向,因此一份具有價值的行業研究報告,是企業和個人做行業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料。
對此,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就是通過深入市場調研,通過一手數據的積累,對當前行業進行一個整體的剖析,分析行業發展軌跡,并預測出最終行業走向何處以及哪些點會大概率成為行業二次增長點。這樣企業能夠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動向,規避企業發展過程危險,抓住快速發展的機會,明確企業最終發展目標,幫助企業少走彎路。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中小企業以其經營方式靈活、組織成本低廉、轉移進退便捷等優勢更能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消費者追求個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因而在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都有著舉...
查看詳情
專精特新市場爆發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擴容,正加速邁入資本市場。日前,工信部印發的《優...
內窺鏡發展前景、內窺鏡未來發展如何?未來醫療器械行業的整體趨勢均是朝著科學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內窺鏡行業也不2...
2021年上半年,中國投影儀廠商出貨量市場份額中極米占比最多,達20%,其次為Epson(9%)、堅果(8%)、明基(3%)...
監管重拳出擊 “偽私募”“亂私募”加速出清今年以來,面對亂象頻出的私募行業,監管力度持續加大。比如,近期廣東證...
提速開工!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刷新“進度條”據消息,6月6日,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國務院部署實施1...
持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據媒體報道稱,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形勢依然嚴峻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