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稱,發行高峰期過后,專項債工作重點正從“發”轉向“用”。當前,中央和地方力促專項債資金及時用到項目建設上,促進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未來一段時間,政策性、開發性金融等“準財政”工具有望接續發力。
專項債資金加快使用 “準財政”工具接續發力
據媒體報道稱,發行高峰期過后,專項債工作重點正從“發”轉向“用”。當前,中央和地方力促專項債資金及時用到項目建設上,促進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未來一段時間,政策性、開發性金融等“準財政”工具有望接續發力。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加大投資力度有保障,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信心足。
今年3.65萬億元新增專項債中,有3.45萬億元已經下達至各地用于項目建設,國務院在《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明確要求3.45萬億元新增專項債要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上半年發行的3.4萬億元專項債占已下達3.45萬億元專項債額度比重接近99%,完成國務院上述要求。據悉,過去幾年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情況發現,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最快。包括山西等不少省份公開宣布,已經完成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任務。
從資金投向來看,專項債資金主要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林水利等領域。為了確保專項債項目順利推進,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財政部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引導商業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專項債券項目建設主體提供配套融資支持,做好信貸資金和專項債資金的有效銜接。
前述央行有關司局負責人透露,政策性、開發性銀行運用金融工具,將重點投向三類項目:一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明確的五大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分別為交通水利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二是重大科技創新等領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資的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資金用處之一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分析師表示,將緩解下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較少的時間段中可能出現的基建項目資本金問題,也規避政府杠桿率上行問題,發行特別國債或騰挪2023年新增專項債至今年的可能性均下降。下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或僅有2500億元,或令下半年開工的基建投資項目缺乏資本金支持,通過政策性金融性工具進行“搭橋”,2023年新增專項債資金發行后再注入項目和償還搭橋資金,既不會涉及年內預算調整和債務新增,也保證了 “資管新規”后財政制度的嚴肅性和可持續性。
近年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隨著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擴大、交易活躍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持續增加。“互換通”的推出,將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管理利率風險。
“互換通”指境內外投資者通過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連接,參與兩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機制安排。“互換通”將于6個月之后啟動,初期先開通“北向通”,未來再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對于這項新的金融開放舉措,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7月4日表示,“互換通”有利于滿足投資者的利率風險管理需求。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稱,此舉將方便國際投資者更好管理投資內地債券市場的利率風險,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的參與度。
近年來,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不斷深化,“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基金互認、“跨境理財通”、ETF納入互聯互通等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推進。在業內人士看來,“互換通”的推出將是兩地深化金融市場互換互通合作的又一重要事件。
“擴大開放是實現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目標的強大推動力,也是進一步提升中國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之舉。”潘功勝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很多有利的條件和獨特優勢,是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也是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先行先試”的重要試驗場。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推動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業內人士表示,“互換通”的推出,特別是將先行開通的“北向通”,標志著內地銀行間利率衍生品市場邁出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將便利境外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并推動境內利率衍生品市場和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隨著香港與內地金融合作不斷深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2022金融政策解讀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金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央行及外管局提出的23條金融舉措,旨在金融層面助穩全國經濟大盤,后續政策的落地對于幫助企業紓困尤為重要,它賦予了監管和金融機構支持受困主體紓困、發揮金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作用、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的重要任務。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堅持防控疫情的同時,要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在金融層面強調貨幣和金融政策對紓困市場主體起到的重要作用。隨著各地積極推動復工復產、經濟紓困政策落地,經濟進入修復期,各項經濟指標在5-6月開始得以觸底反彈。隨著這些紓困措施在各地相繼落地,展望2022年下半年,相信全國經濟將會逐步恢復穩定增長的勢頭。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金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相關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金融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十年間,銀行貸款年均增速為13.1%,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貸款平均增速。2021年末涉農貸款余額為43萬億元,比2012年末增加25.6萬億元...
查看詳情
亞馬遜入股美國外賣平臺Grubhub目前,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同意入股美國外賣平臺Grubhub,并將向其美國Prime用戶提G...
國內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出臺近期,《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經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速凍食品市場消費需求,速凍食品品牌競爭現狀如何?速凍食品,利用-30℃以下低溫,迅速將預處理的圣鵬凍結到-18℃以下2...
電力工程建設件行業前景及現狀發展如何?電力工程建設行業在電力工程施工現場,需要及時明確施工現場安全管控的目標,2...
DRAM行業市場調研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了“...
2022年種衣劑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農業生產隨著近幾年科技技術不斷提高,農業生產使用種衣劑成為一種主流,過去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