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工程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近年來,秉承多元化發展戰略,中冶京誠將多年積累的專業技術優勢和工程服務經驗延伸至水務領域,已形成了以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理處置、河道綜合治理以及工業水處理及零排放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如今,我國水務工程建設一片“熱火
水務工程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近年來,秉承多元化發展戰略,中冶京誠將多年積累的專業技術優勢和工程服務經驗延伸至水務領域,已形成了以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理處置、河道綜合治理以及工業水處理及零排放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如今,我國水務工程建設一片“熱火朝天”。
水務工程行業行業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最重要的城市基本服務行業之一,日常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城市供水。我國水務行業的主體公司,以城市供水作為起點,逐步發展起來,然后才是污水、廢水處理,再接著完善水環境修復、水源地保護、回用水等環節,讓整個鏈條越來越完整起來。
據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2008-2020年中國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在水務工程處理水平正常提高的情況下,我國"十三五"期間的廢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將達到13922億元;而在既定控制目標下,"十三五"期間我國廢水治理投入將達到15603億元。
水務工程行業市場規模
當前,水務工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以及移動互聯網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進一步加深。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水務市場呈現出空前絕后的火爆格局。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狀況,水務企業必須積極搶抓“互聯網+”時代新機遇,促進企業的智慧化轉型。
水務工程行業的發展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實現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進一步實現人機交互的綜合應用,未來我國水務工程前景可觀。預計到2026年,我國水務工程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水務工程行業企業投資分析
目前,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等水務項目需求仍然很大,此類項目由于投資較大,通常由央企、國企主導投資,民營企業主要憑借技術、效率、運營等優勢參與其中。預計2021年將有更多央企、國企進入水務工程行業行業,并產生更多收、并購交易,在大型水務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等方面進一步確立優勢,繼續向水務細分領域進軍。
目前,中國共有660多個城市,2500多個縣城和30000多個行政建制鎮,每個城鎮基本上都擁有給水排水系統,但大部分水務公司處在信息化2.0階段,處于向智慧水務工程方向拓展的階段。再加之現有的智慧水務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標桿性企業,水務工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新興技術和智能工業的不斷融合,這一產業發展空間具有明顯的前景。
水務工程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根據規劃,縣城、重點鎮僅供水設施(不含管網)建設投資需求達540億,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投資需求約1600-1700億元;農村污水處理投資需求約2000億元。當前,水務工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水務工程行業的各個環節,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以及移動互聯網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進一步加深。
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水務市場呈現出空前絕后的火爆格局。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狀況,水務工程行業企業必須積極搶抓“互聯網+”時代新機遇,促進企業的智慧化轉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水務工程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水務工程行業企業決策的重要工具。報告根據水務工程行業監測統計數據指標體系,研究一定時期內中國行業現狀、變化及趨勢。
更多水務工程市場調研消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水務工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城市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城市公園規劃建設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城市公園規劃建設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城市公園規劃...
查看詳情
數字醫院的市場規模分析隨著數字醫療行業的發展以及科技進步的賦能,中國數字醫院的市場規模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中國...
商業地產存量競爭現狀,商業地產未來發展態勢展望。商業地產,指作為商業用途的地產,故又名做商鋪地產。以區別于以居...
我國數字影院發展如何在電影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數字影院得到了快速發展。數字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制片成本...
中國美妝市場發展趨勢,美妝品牌競爭現狀如何?近年來,中國美妝市場生機勃勃,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中國美妝市場銷售1...
當前,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正推動我國數字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改...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0萬輛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3.23%。其中,純電動汽車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