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我國用電量或保持年均5%左右中速增長,保障電力供應安全成為首要任務。2021年,中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逐步夯實,全國發電裝機23.8億千瓦,同比增長9.5%;發電量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與此同時,去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8.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對電力供應帶來極大挑戰。疊加燃料價格、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
報告預計,未來3年中國電力需求仍保持剛性增長,電力供需總體趨緊,加之不穩定電源裝機比重持續增加、支撐性電源建設面臨諸多約束、電網形態日趨復雜,保障電力供應安全成為首要任務。
我國發電裝機超過24億千瓦,人均電力裝機由2014年的1千瓦增長至1.7千瓦,人均用電量從4000千瓦時增長至近6000千瓦時,超過英國、意大利,接近德國、法國等國家。電力安全運行水平全球領先,沒有發生過大面積停電事件。
2021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41.3億噸,比2014年增加2.6億噸。大型煤礦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70%以上。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突破11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5.8%。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49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9.9%。建成33條交直流特高壓線路,“西電東送”規模超過2.9億千瓦。抽水蓄能電站裝機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400萬千瓦。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電力能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新能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裝機、電量占比顯著提升,但新能源電量總體上占比仍然偏低,電力支撐能力相比常規電源存在較大差距,未形成可靠替代。報告建議,未來需加快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依托沙漠、戈壁、荒漠,以及采煤沉陷區,通過多能互補形式,推進新能源基地化開發,探索建立新能源基地有效供給和有效替代新模式。
此外,在各省份內優化布局一批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合理布局“新能源+儲能”一體化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推廣應用多時間尺度功率預測、智慧調控等技術,有效提升新能源可靠支撐能力和消納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另悉,全長2080公里的白鶴灘至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近日竣工投產。位于川滇交界之處發出的綠色電能,僅需7毫秒便能到達千里之外的江蘇。國家電網對“十四五”期間新建特高壓規劃為“三交九直”,其中“九直”至今尚未有工程核準。
中國大量風光等新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西北部,但電力負荷多在中東部,這對新能源電力消納提出了挑戰,需要特高壓加以傳輸。若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加速建設,將同時有利于風光資源開發、周邊煤電項目,以及推進特高壓建設。
這也將促進新型電力系統的建立。為實現雙碳目標,2021年3月中國已提出將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在電源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
想了解更多行業研究具體分析,可點擊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電力能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電力能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電力能源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積木是一種用塑料制作而成的積木類的玩具,其生產的積木形狀有一千三百多種,產品系列也有十二多種。不同的系列所代表...
據了解,7月30日,在一場公益晚會中,鴻星爾克宣布一項公益捐贈。據其官博同日發布的公告,此次捐贈包括了總價值為1億...
2022年生鐵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預測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風電、船舶、化工、高速列車等行業的發展,對優質鑄鐵件...
2022年醫藥銷售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預測在中國藥品零售額整體規模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疫情又...
重芳烴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2022重芳烴是指分子量大于二甲苯的混合芳烴。主要來源于重整重芳烴、裂解汽油重芳烴和煤焦油...
2022年密室逃脫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預測《密室逃脫》是一款實景逃脫類游戲。密室逃脫互動游戲的主要創意多源自于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