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0月25日消息,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064.92萬噸、生鐵1874.94萬噸、鋼材2052.00萬噸。其中粗鋼日產206.49萬噸,環比下降2.03%;生鐵日產187.49萬噸,環比下降1.92%;鋼材日產205.20萬噸,環比增長1.73%。
10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鋼材2052萬噸?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0月25日消息,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064.92萬噸、生鐵1874.94萬噸、鋼材2052.00萬噸。其中粗鋼日產206.49萬噸,環比下降2.03%;生鐵日產187.49萬噸,環比下降1.92%;鋼材日產205.20萬噸,環比增長1.73%。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了《中國鋼鐵工業“雙碳”愿景及技術路線圖》,成立了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龍頭企業紛紛發布低碳發展行動路線,積極推動大規模脫碳技術路線研發和示范。
10年來,鋼鐵業材料研發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生產和應用比例顯著提高。一大批高質量關鍵產品自主研發成功,有力支撐了高端裝備制造業用鋼鐵材料,時速350千米高速動車組輪軸及轉向架材料順利完成運行考核,高強熱成型汽車板、新能源汽車電機用高性能硅鋼等產品研發生產居國際領先地位。
中國鋼鐵行業供需趨勢預測
鋼鐵行業是節能減排關注的重點領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了 《中國鋼鐵工業低碳技術路線圖》,明確了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方向。近日,在2022(第十三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針對我國鋼鐵行業如何實現減污降碳協同發展、高質量完成低碳轉型任務,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提出,鋼鐵行業要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堅定不移推動超低排放改造,高度重視節能降碳,規劃引領低碳轉型,積極謀劃產業協同,充分用好智能管控。
通過持續開展鋼鐵去產能、促轉型,鋼鐵行業發展韌性明顯增強,產能利用率基本恢復到合理區間,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
我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超3500億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國內鋼材市場占有率超99%,22大類鋼材產品中,有19類鋼材產品自給率達到100%,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鋼鐵業要堅定不移地推動超低排放改造、實施節能降耗、促進低碳轉型。目前,全國已有30家企業、1.72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工作,22家企業完成部分環節改造。
由“碳冶金”升級到“氫冶金”,是鋼鐵冶金工藝的重大變革。2019年11月22日,河鋼集團與意大利特諾恩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攜手開展氫冶金技術合作。以張宣科技為承載平臺,利用世界最先進的制氫和氫還原技術,推進實施全球首例120萬噸氫冶金示范項目。與傳統全流程高爐煉鐵“碳冶金”工業同等生產規模相比,該項目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二氧化硫50%、粉塵90%。
近期,鋼鐵企業粗鋼產量有所提升。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重點統計鋼鐵企業日產粗鋼199.79萬噸,環比上升0.11%,同比下降4.85%;日產生鐵185.82萬噸,環比上升0.15%,同比下降0.16%;日產鋼材196.23萬噸,環比下降0.55%,同比下降4.2%。
鋼鐵企業方面增產的欲望仍比較強烈,進一步加大了調整的難度。部分小型鋼鐵企業被整合意愿也依然偏低。目前國內可通過降低出口退稅的方式減少出口。但在全球缺鋼的背景下,這一措施落地效果仍待觀察。
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鋼鐵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超低溫冷庫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
種植牙服務收費情況如何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口腔種植等缺牙修復服務的費用負擔問題已經成為新痛點...
蛋制品是指什么?蛋制品包括以雞蛋、鴨蛋、鵝蛋或其他禽蛋為原料加工而制成的蛋制品。分為4個:再制蛋類、干蛋類、冰蛋...
多個電商平臺啟動“雙十一”預售 天貓宣布平臺補貼力度為“滿300元減50元”10月24日20時,天貓2022年“雙十一”預售1...
連鎖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區附近的實體店或提供網上購物的虛擬店,指以經營即時性商品或服務為主,以滿足便利性需求為第...
千余只基金下半年以來派利390億元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截至10月14日,已有1103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累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