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動力電池產業同樣炙手可熱,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在支持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的同時,進一步規范并強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
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在動力電池回收等業務帶動下,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的高速成長也成為當下這一行業快速發展的縮影。
動力電池回收價格一年漲10倍
近兩個月來,碳酸鋰價格加速上行,屢創新高,當前市場均價已達56.76萬元/噸。由此也直接導致廢舊動力電池價格飆漲,一年來將近十倍!
“惜鋰如金”氛圍在回收端愈發濃烈。近期,廢料價格漲幅持續高于新料,若按即期價格測算,多數電池回收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甚至無利可圖。
由于鋰占了絕大部分采購成本,三元電池回收原有的只以鈷鎳計價的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狀,業內逐步開始將鋰直接納入計價體系,讓定價模式更為透明、規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升、環保要求愈發提高、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動力電池退役量不斷增加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動力電池回收不僅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環保價值,還對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動力電池產業同樣炙手可熱,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在支持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的同時,進一步規范并強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
日前,由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確定的11家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企業名單公布。其中,主體單位包括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單位有62家,其中就包括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和動力電池生產等企業。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已成為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的重要環節。當前,動力電池退役高峰期即將到來,打通產銷供應鏈十分重要。因此,此次多家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列入試點聯合單位順理成章。
在持續高漲的價格走勢和可預期的市場前景下,回收產業鏈上下游戰略合作迅速升溫。近期,“廢料換原料”商業模式逐步興起,電池廠、車企與回收企業共建產能、共建渠道的案例也越來越多,股權捆綁等深度綁定亦不鮮見。
業內人士表示,此輪原料價格上漲勢必會加速行業洗牌,未來回收企業“朋友圈”的廣度和深度將直接決定發展空間,唯有掌握足夠多的回收渠道,并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打造價值閉環,方能在動力電池大規模退役潮來臨時占得先機。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鋰電池出口的金額為1302億元,同比增長75.3%,累計出口34.27億個電池,同比增長36.8%。在訂單方面,上半年電池新能源領域的70多筆電池訂單中,有14筆訂單由國外發放,包括有寧德時代與寶馬、泰國ArunPlus,遠景動力與梅賽德斯-奔馳,億緯鋰能與博世,天齊鋰業與LG化學,還有恩捷股份、諾德股份等也參與海外多家車企“供貨”。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則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295.9GWh,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達154.5GWh,占了半壁江山,在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名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市場份額約為48%。同時截至2021年,來自中國的寧德時代已連續5年位居首位。
《2022-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動力電池回收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查看詳情
繼豐田在新時代跟不上節奏后,一代“發電機”霸王本田也稍顯老態。最近,本田公布了9月份的中國銷量,東風本田和廣汽1...
海水魚制品行業怎么樣?加工好的水產品可以分為淡水加工產品和海水加工產品,其中由于海水捕撈規?;潭雀撸右子?...
光學傳感器市場發展如何?光學傳感器最普遍的就是智能手機的人臉識別功能:先由傳感器(即手機攝像頭)收集人臉光學信...
邊緣計算的概念邊緣計算是云計算的延伸,為高帶寬低時延業務提供支持。移動邊緣計算(MobileEdge Computing,MEC,以I...
全國供銷相關企業11萬余家 兩個省份供銷社相關企業超萬家近日,供銷社概念股突然“爆紅”。11月2日早盤,多個供銷社1...
重磅!專家解讀:如何理解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多位專家表示,自限性疾病在醫學上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自限性疾病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