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世界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規模由2230億美元上升到2435億美元。2021年,我國R&D經費投入達27956.3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個百分點,已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近5年年均增速達12.3%,明顯快于美國(7.8%1
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多樣化對產學研法律的規定提出更多的要求。我國進行產學研合作探索開始的較早,但是由于經濟不發達、生產技術落后,致使產學研合作發展的整體進程緩慢。
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運行環境 2023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發展情況分析
改革開放之后,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性不斷被突出強調,產學研政策法規主要圍繞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核心,以中央政府制定出臺的關于經濟、教育和科技方面的三個重要決定為中心;二十世界九十年代后,政府圍繞著"科教興國"的主題,強調推進科學技術成果產業化,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二十一世紀初至今,政府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奮斗目標,以促進自主創新為核心內容,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出于對科技發展拉動生產力的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的規劃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通過政策支持和制定獎勵措施,各行業知識、技術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社會生產的進步得到推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
第一節 世界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運行環境分析
產學研合作環境優越在發達國家,由于產學研合作開展的時間長,國家、公司、機構和個人都已經對產學研合作所帶來的作用和影響形成共識,充分意識到加強產學研合作對提高國家創新能力,提高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競爭力,以及提高企業績效的現實意義。為了創造產學研合作良好環境,發達國家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確保產學研合作契約得到忠實執行;加強科技服務機構的建設,為產學研合作提供優質服務;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解除產學研合作各方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的后顧之憂;大力弘揚合作共贏的創新價值觀,鼓勵不同價值取向的合作各方尋求合作的精神。這些舉措又進一步促進了產學研合作向新的、更廣泛的領域展開。
產學研合作各方積極性高產學研合作對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都是有益的。從企業的角度看,通過與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優勢,解決企業發展的技術難題,降低技術開發風險,推動技術創新,把握和領導技術前沿,從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通過與大學、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可以為企業培養培訓人才,大大豐富了企業的人才資源儲備,為企業可持續的技術進步準備了條件。從大學、科研院所看,出于企業的需求和大學、科研院所自身發展的需要,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加強共性技術的研發及其成果轉化,注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大學、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和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才質量。同時,大學和科研院所與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可以使大學、科研院所及時了解技術領域的發展動態,瞄準科技發展的前沿開展研究,搶占技術制高點。對大學而言,既可以促進新的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也解決了科研經費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其服務社會的能力。麻省理工學院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就是最有力的證明。當前發達國家產學研合作組織和合作聯盟不斷增多,參與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的數量不斷擴大,顯示出各方對產學研合作的興致高,對合作前景充滿了期待。
一、世界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供需分析
合作對象從傳統的產學研合作向官產學研合作方向發展產學研產生之初,政府很少介入其中,產學研合作純粹是一種自發的市場行為,更多的表現在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和國際競爭加劇,政府開始重視并廣泛介入產學研合作已是大勢所趨。
政府介入并支持本國產學研合作,不僅有對市場的考量,更主要的還是對國家戰略層面的考慮。具體表現在:
①部分發達國家規定科技計劃項目都應以產學研合作方式進行研究,企業的項目必須找大學或科研機構作為合作伙伴才能得到資助,而大學、科研機構的項目也必須由企業作為合作伙伴才能得到支持。如法國的競爭點計劃就是典型代表。法國通過實施競爭點計劃,整合企業、培訓中心和科研機構各自所擁有的知識、技術、資金或人才優勢,共同為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國家以資金支持的方式參與其中。該計劃對保持法國工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②部分發達國家以參與者身份直接參與其中,如日本實施的產業群實施計劃,政府就直接參與其中,通過支持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定期主辦研究會、交流會、研討會等形式,對具有優勢和特色的技術開發項目提供一定的開發資助經費及產學研共同開發委托費,以影響和促進產學研合作的順利進行。
③一些發達國家效仿美國硅谷產學研合作的成功經驗,創辦由政府主導的工業園。該工業園一般由政府出面,或創建新的科研教育機構,或加強產業界和科研教育機構之間的聯系,以組織產學研交流,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為目標。合作規模從小規模、分散的向大規模、聚集的方向發展最初的產學研合作,一般規模較小,多是一個企業和一所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合作,比較單一。當前,科學技術的積累,使產學研合作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改過去那種單兵作戰的小作坊形式,出現了新的戰略聯盟或以項目為紐帶的產業或區域大規模合作形式,比如美國的新一代汽車合作計劃是一項專項科技計劃,該計劃是由政府和企業出資建立的一種非競爭的官產學研合作模式,包括758個子課題,453個單位參加,參加的企業有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英國的法拉第合作伙伴計劃,吸引了1200多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參加,成效顯著。
二、世界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9-2021年世界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實力正悄然發生變化,世界創新版圖不斷重塑。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創新實力顯著提升、創新合作需求與日俱增。全球科技創新的實踐表明,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是一些國家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的重要原因。
2019-2021年世界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市場規模由2230億美元上升到2435億美元。
2021年,我國R&D經費投入達27956.3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個百分點,已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近5年年均增速達12.3%,明顯快于美國(7.8%)、日本(1.0%)、德國(3.5%)等發達國家;R&D經費投入強度(R&D經費與GDP之比)為2.44%,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呈現穩步提升態勢。R&D人員全時當量達571.6萬人年,比上年增長9.2%,創新人力資源繼續穩居全球第一。
本報告分析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產學研合作創新生產、經營企業,服務、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
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多樣化對產學研法律的規定提出更多的要求。我國進行產學研合作探索開始的較早,但是由于經濟不發達、生產技術落后,致使產學研合作發展的整體進程緩慢。改革開放之后,產學研合...
查看詳情
花茶作為我國特有的再加工茶類,是將各種具有香氣的鮮花與茶葉拌合窨制而成。在窨制過程中,主要包括香花的香氣釋放和...
因不穩定的天氣條件降低甘蔗單產,印度今年糖產量可能下滑7%,這將會削減該全球最大糖生產國的出口。印度同時也是全2...
年內第二次降準12月5日正式落地,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這有助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
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情況如何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今日宣布,2022年10月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為469億美元,與2022年...
“我的快遞動了!”“我的快遞收到了!”“收到快遞,感覺自己又滿血復活了!”近日,全國多地網友在社交平臺表達收發快1...
電力載波通信憑借其運用于國內、外智能電網建設領域的特性,無需重新布線。載波通信設備市場容量 載波通信設備市場價...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