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電池,又稱一次電池,是一種伏打電池,利用某種吸收劑(如木屑或明膠)使內含物成為不會外溢的糊狀。常用作手電筒照明、收音機等的電源。我國干電池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其比能量、循環壽命、高低溫適應性等問題已有所突破。
干電池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如何?干電池,又稱一次電池,是一種伏打電池,利用某種吸收劑(如木屑或明膠)使內含物成為不會外溢的糊狀。常用作手電筒照明、收音機等的電源。我國干電池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其比能量、循環壽命、高低溫適應性等問題已有所突破。
干電池是一種以糊狀電解液來產生直流電的化學電池(濕電池則為使用液態電解液的化學電池),干電池是一次性電池,是日常生活之中為普遍使用,以及輕便的電池。它們可以使用于很多電器用品上。干電池不僅適用于手電筒、半導體收音機、收錄機、照相機、電子鐘、玩具等,而且也適用于國防、科研、電信、航海、航空、醫學等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領域,十分好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干電池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顯示:
普通干電池大都是錳鋅電池,中間是正極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層纖維網.網上涂有很厚的電解質糊,其構成是氯化銨溶液和淀粉,另有少量防腐劑.最外層是金屬鋅皮做的筒,也就是負極,電池放電就是氯化銨與鋅的電解反應,釋放出的電荷由石墨傳導給正極碳棒,鋅的電解反應是會釋放氫氣的,這氣體是會增加電池內阻的,而和石墨相混的二氧化錳就是用來吸收氫氣的。
但若電池連續工作或是用的太久,二氧化錳就來不及或已近飽和沒能力再吸收了,此時電池就會因內阻太大而輸出電流太小而失去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干電池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的家族,到13年為止已經約有100多種。常見的有普通鋅-錳干電池、堿性鋅-錳干電池、鎂-錳干電池、鋅-空氣電池、鋅-氧化汞電池、鋅-氧化銀電池、鋰-錳電池等。對于使用最多的鋅-錳干電池來說,由于結構的不同又可分:糊式鋅-錳干電池、紙板式鋅-錳干電池、薄膜式鋅-錳干電池、氯化鋅鋅-錳干電池、堿性鋅-錳干電池、四極并聯鋅-錳干電池、迭層式鋅-錳干電池等。
2019年上半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累計4125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1%,相比一季度-3.1%的同比增長率,下滑趨勢有所緩和。出口方面則保持著增長的勢頭,2019年上半年家電累計出口額1636億元同比增長率為5.5%。
圖表:我國干電池行業市場供給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在干電池回收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無有效的電池回收體系,使得廢棄一次性干電池回收管理和再生成本較大,目前缺乏經濟可行的回收處理方法,要根治電池汞污染的隱患,就必須從電池材料抓起,實現電池材料中汞的零添加。
干電池重點區域供給分析
圖表:我國干電池行業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目前,我國干電池行業供給區域主要集中在國內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其中華東地區是我國干電池行業供給最大的區域,約占全國市場的40.5%。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各類新型電子產品的出現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既推動了鋅錳電池技術的更新換代,也大大擴展了環保鋅錳電池的市場需求量并改變了環保鋅錳電池的需求結構。因此鋅錳電池將向高能化、高功率、輕量化、單元化、長壽化以及系統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我國鋅錳電池的規模化與自動化水平將逐漸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縮小,自主創新能力逐漸增強,實現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縮小,企業將向多元化、規?;l展。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干電池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干電池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共同富裕及信創背景下,稅務IT需求有望爆發。稅務信息化加速建設大勢所趨。二十大報告提出“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
砂漿行業市場有多大?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現在已出現少量特殊干粉商品砂漿生產工廠,絕大部分建筑砂漿還利用傳統技術施2...
晶圓、晶圓代工的概念晶圓是指制作硅半導體電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純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摻入硅晶體晶種,...
花茶作為我國特有的再加工茶類,是將各種具有香氣的鮮花與茶葉拌合窨制而成。在窨制過程中,主要包括香花的香氣釋放和...
因不穩定的天氣條件降低甘蔗單產,印度今年糖產量可能下滑7%,這將會削減該全球最大糖生產國的出口。印度同時也是全2...
年內第二次降準12月5日正式落地,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這有助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