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從生成到流通涉及多個細分環節,不同機構券商對具體劃分模塊暫未有定論。銀河證券12月18日報告認為,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可分為七個子市場: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和生態保障。
數據要素是一個經濟學術語。由大數據形成的數據要素,既來自個人衣食住行、醫療、社交等行為活動,又來自平臺公司、政府、商業機構提供服務后的統計、收集等,往往難以確定數據要素的產權屬性。
12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包括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制度、保障措施等二十條內容。在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方面,意見中提到,順應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擴大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和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渠道。完善數據要素收益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讓全體人民更好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
在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方面,意見指出,要統籌構建規范高效的數據交易場所。加強數據交易場所體系設計,統籌優化數據交易場所的規劃布局,嚴控交易場所數量。出臺數據交易場所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數據交易規則,制定全國統一的數據交易、安全等標準體系,降低交易成本。
數據從生成到流通涉及多個細分環節,不同機構券商對具體劃分模塊暫未有定論。銀河證券12月18日報告認為,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可分為七個子市場: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和生態保障。
其中,數據采集到數據應用的六大模塊主要是數據被挖掘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階段;生態保障主要指將數據要素應用到產業中發揮帶動作用。
而數據流通環節是數據要素市場挖掘數據價值的核心環節,是數據資產流向市場最需要的領域和方向。
自今年年初《“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發布以來,數據要素領域獲得政策強力支持。12月9日,財政部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中明確現階段數據資源會計處理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執行,并將數據資源進一步細分為“企業內部使用的數據資源”和“企業對外交易的數據資源”兩類。
數據資源作為企業資產入表,有望推動數據要素采集、清洗、標注、確權、定價、交易等市場化建設。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在于數據要素市場化,數據要素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性不斷提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據中國信通院統計,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產業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近年來,我國數據交易蓬勃發展。
11月25日,2022全球數商大會在上海開幕,據介紹,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一年來,數據產品累計掛牌數超800個,數據產品交易額超過1億元。數商生態方面,上海數據交易所已覆蓋咨詢、安全合規評估、分類分級、交付等十種類型,截至目前簽約數商企業超500家,對接數商企業超800家。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我國具有數據規模和數據應用優勢,積極探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加快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正確理解數據這個新型生產要素實屬必要。
為什么數據能夠成為新型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從一定意義上說,生產要素反映著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新世紀以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數據的規模爆發式增長,不僅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凸顯,而且對傳統生產方式變革具有重大影響,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
數據就是對客觀世界狀態變化的數字化記錄。我們對數據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從單純認為數據是“信息資源”,將其看作是靜態的數據庫,到逐步認識“大數據”的重要價值,認為其具有海量規模、多樣化數據結構、高速增長等特征以及高度經濟價值,再到將數據看作是一種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并列的新型生產要素。在實踐中,人們也從多個層面去界定數據及其類型。根據數據主體,可將數據劃分為個人數據、企業數據、政府數據等;根據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可將數據劃分為一般數據、重要數據、核心數據等;根據數據資源管理,可將數據劃分為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混合數據等。
各類生產要素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各自的特征。不同要素的流動性差別較大,在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存在顯著差異,不同要素的交易市場及交易方式也不同。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要素表現出一系列特征:具有非稀缺性,數據海量且能夠重復使用;具有較強流動性,數據要素的流動速度更快、程度更深、領域更廣;具有非排他性,可以在一定范圍按照一定權限重復使用。但也要看到,目前對數據要素的使用還存在一些難點問題。數據的所有權和用益權還難以確定,數據價值通常難以評估,數據資源日益集中但相關數據控制權問題尚未解決,合規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也有待健全。
2022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占比
2022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突破9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1750億元,而目前規范的場內交易僅占2%至3%。
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數據已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其具有可被無限復制和分享的特質,因此,黑市交易、平臺違規獲取數據等亂象屢見不鮮;數據還具有可整合性和非標準化特征,同一個數據集在經拆分、組合、調整后就可形成不同的數據產品,這使得數據交易容易產生爭議且難以取證。近年來,數據隱私泄露等公共安全事件頻發,折射出數據要素市場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
規范數據交易的基礎在于完善規章制度。一套規范完備的交易制度,能破解數據交易“確權難、定價難、信任難”問題,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發揮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使數據要素向“資產”和“資本”轉變。近年來,我國一些數據交易所陸續成立,并進行了數據交易的有益嘗試。比如,北京突破未加工或粗加工數據的初級買賣,落地涵蓋數據、算法和算力多要素組合的數據交易合約;上海建立數據交易管理辦法、交易規范、指引等,并在實踐中得到驗證;杭州通過數據確權、數據產品、評估確權和交易撮合,推進公共數據授權相關應用場景,構建政務、公共、企業垂直行業領域數據生態。這些地方進一步規范數據交易市場,不斷探索建立科學、安全、標準的市場規則,為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提供了重要經驗。
規范數據交易的關鍵在于保障數據安全。這不僅涉及公民個人隱私,還涉及企業長遠發展和產業鏈安全。數據防泄露,應當貫穿數據交易全生命周期,一方面要從用戶角度出發,圍繞應用場景和數據處理各環節,明確數據防泄露的策略、技術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建立數據分類分級制度,基于國家標準制定地方或行業標準規范,進一步明確重要數據的特征,為數據分級分類提供支撐;此外,還要依法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黑市交易和數據交易中的刷單等行為。只有筑牢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才能充分挖掘數據價值。
規范數據交易的核心在于形成監管合力。數據交易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強監管,進一步明確平臺、監管部門和個人等各方主體責任,既是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需要,也關系數字經濟本身的健康發展。期待相關部門和社會各方各盡其責、協同發力,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協同治理體系,編織強而有力的監管網絡,促進數據規范安全交易,切實阻斷竊取數據的“不法之手”,推動數據要素潛能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涌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2022-2027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數字經濟主要由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構成,不過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經濟已經由“兩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逐漸擴展到“三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
查看詳情
白油,別名石蠟油、白色油、礦物油。化學結構是由石油所得精煉液態烴的混合物,主要為飽和的環烷烴與鏈烷烴混合物,原2...
新的消費需求與新的商業模式,正在產生混響。一系列科技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正在加速。越來越具備科技感的生活注定到來。...
洗臉巾這種看起來像抽紙,用起來像布的一次性用品,其實是屬于棉柔巾里的一個類目。洗臉巾是近年興起的用于面部清潔護...
12月16日,以“全球視角下的智能汽車發展之路”為主題的“2022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在合肥開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輪調價將是2022年國內油價“最后一調”。繼上輪成品油價格“兩連跌”后,機構預計,本輪成品油價格或繼續下跌,國內...
海外的果蔬生鮮端上中國家庭的餐桌,美妝產品、醫藥保健品、母嬰產品廣受中國消費者喜愛,中國的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