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光伏電池鈣鈦礦電池又從諸多概念中殺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顛覆晶硅光伏”等表述相繼被提出。
在市場剛炒作完光伏N型電池產業化后,第三代光伏電池鈣鈦礦電池又從諸多概念中殺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顛覆晶硅光伏”等表述相繼被提出。
Web of Science的數據顯示,2021年SCI共收錄鈣鈦礦文章10335篇,而據不完全統計,同一時間段的鈣鈦礦投資額也接近百億。
臨近2022年年底,再去回看這一年的市場,熱鬧仍在繼續:光伏企業們忙著劃基地、建產線;電池企業、互聯網巨頭紛紛跨界入局;眾多專業投資機構也毫不示弱,爭相出手,像三峽資本領投纖納光電C輪融資、凱輝能源基金領投協鑫光電過億融資、高瓴資本領投曜能科技數千萬A輪融資。顯然,作為最前沿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之一,鈣鈦礦正在吸引大批熱錢涌入。
其中,協鑫科技旗下昆山協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更是在一年內完成兩輪融資,12月中旬的B+輪融資額度為5億元人民幣,創下了整個鈣鈦礦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融資金額。
鈣鈦礦電池領域投融資密集,產業化邁進一大步。協鑫科技(03800.HK)旗下昆山協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協鑫光電)完成了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淡馬錫投資、紅杉中國、IDG資本三家聯合領投,川流投資等機構跟投,大股東協鑫科技持續加碼。據報道,本輪融資將用于完善協鑫光電100MW大尺寸鈣鈦礦組件產線的工藝和設備開發。
今年10月份,纖納光電完成D輪融資。雖然并未透露資金規模,但公司表示希望能加快布局鈣鈦礦商業化第二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D輪融資的同時,纖納光電與上市公司金晶科技(行情600586,診股)(600586.SH)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在鈣鈦礦用TCO系列玻璃領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當前,以協鑫光電、纖納光電為代表的頭部鈣鈦礦企業的百兆瓦級產線逐漸成熟,業內紛紛將目光瞄準GW級產線和大尺寸,而組件的轉換效率和制造成本成為商業化第二階段的突破重點。行業報告顯示,在鈣鈦礦組件制造成本中TCO玻璃的成本占比達32%,此前只有日本的個別企業能夠量產。金晶科技通過積極研發已打破國外壟斷技術,成為國內外為數不多能夠量產TCO玻璃的企業之一,為鈣鈦礦組件的產業化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根據金晶科技與纖納光電的戰略合作協議約定,纖納光電未來若每增加1GW的鈣鈦礦電池產能規劃,在雙方就階段性采購數量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金晶科技需配套不低于500萬平方米/年TCO玻璃產能。為了共同推動鈣鈦礦電池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金晶科技和纖納光電同意在戰略合作框架下,針對鈣鈦礦工藝進行產品升級及研發創新,以促進鈣鈦礦電池效率的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
跨界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數。像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就在今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鈣鈦礦的研究進展順利,且已經在搭建中試線。早在2020年,董事長曾毓群通過控股子公司瑞庭投資參投協鑫光電pre-A輪融資,就已經正式入局鈣鈦礦領域。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光伏電池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
雙碳戰略目標下,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能源安全訴求激增,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大對光伏的扶持力度。展望2023-2025年,電池片向N型發展已成定局。其中TOPCon因兼容PERC設備且技術環節成熟度高,綜合考慮組件溢價和成本,已經具備了經濟效應,預計2023-2025年的裝機量將持續增加,2025年預計滲透率達到40%以上。
12月21日電,據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表示,德國柏林亥姆霍茲中心(HZB)科學家稱,他們生產出一種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可將32.5%的入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光電效率高達32.5%,創下新的世界紀錄!意大利認證機構歐洲太陽能測試裝置(ESTI)測試并正式確認了這一紀錄。
研究表明,醋酸鉛作為較具潛力的傳統鹵化鉛的替代物,價格更為低廉。無需復雜的反溶劑法,只需短暫低溫退火即可得到超平整致密的鈣鈦礦薄膜。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激子科學卓越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研發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制造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的壽命比以前的電池長得多,使這項技術更有可能大規模商業化。
鈣鈦礦電池的生產一般依賴于鹵化鉛的使用,并需要包含強溶劑來控制結晶過程,這一過程可能會導致薄膜中的缺陷,從而導致由此產生的裝置迅速老化失效。因此,科學家們找到了“醋酸鉛”這一替代材料。
有研究表明,醋酸鉛作為較具潛力的傳統鹵化鉛的替代物,價格更為低廉。無需復雜的反溶劑法,只需短暫低溫退火即可得到超平整致密的鈣鈦礦薄膜。這樣簡單的制備工藝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
不過迄今為止,基于醋酸鉛前驅體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比較于其它已經報道的基于傳統鹵化鉛前驅體的平面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轉換效率方面稍顯不足。
光伏行業2023年硅料供應
11 月全球硅料產能預計達到 10 萬噸,對 應組件供應量約為 37.6GW。隨著硅料新增產能的進一步釋放,我們預計 12 月硅料產量規模將環比提 升至 10.3 萬噸,對應組件供應量約為 39GW,12 月硅料價格或將繼續下探。 預計硅料價格進入下行通道:隨著 2023 年上半年通威、大全、新特等硅料生產企業新產能項目進一 步投產,硅料供應有望逐月寬松,預計 2023 年上半年有效產能接近 69 萬噸,對應組件供應量將達到 260GW,硅料價格預計進入下行通道。
季節性需求變化或影響硅料降價節奏:由于組件出口量在組件產量中占比較高,組件季度出口量對 上游硅料的季度需求有明顯影響。根據 CPIA 數據,2022 年前三季度國內光伏組件出口量占總產量之 比超過 60%。根據 PV InfoLink 數據,國內組件出口量呈現季度性變化,一季度與四季度出口量相對較 低。因此,考慮季節性因素影響,2022 年年底至 2023 年年初的階段性需求或相對較低,預計對硅料 價格下降幅度產生階段性影響。
硅料價格下行有望減輕組件成本壓力,硅片環節供應寬松亦可降低組件成本:根據我們的測算,在 組件硅耗為 2.66g/W 的前提下,硅料不含稅價格每下降 10 萬元/噸,組件成本對應減少 0.266 元/W,硅 料降價對組件成本降低的作用效果明顯。此外,隨著硅料供給的逐步寬松,下游硅片環節生產物料 緊缺的情況將得到緩解,由于硅片產能相對較多,隨著硅片供應量逐步增長,硅片價格或將伴隨硅 料價格下跌,組件成本壓力將進一步減輕。根據 PV InfoLink 數據,自 11 月初以來,硅片價格承壓下 探,截止 12 月 15 日,182mm 的硅片價格由 11 月初的 7.52 元/片下降到 6.15 元/片,降幅達到 18.2%。
《2022-2027年中國光伏電池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光伏電池行業市場分析與投資咨詢報告
光伏電池用于把太陽的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目前地面光伏系統大量使用的是以硅為基底的硅太陽能電池,可分為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在能量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等綜合性能方面,單晶硅...
查看詳情
近年來,人們對營養價值高的特種水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特種水產養殖業步入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其中,鱷魚憑借其富含多...
隨著北方地區陸續進入冬季供暖季,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能源供應形勢更加嚴峻復雜,能源價格不斷攀...
招標代理的概念招標代理一般是指具備相關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公司)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受招標人的委托或授權辦理招標...
保險投資的概念保險投資指保險企業在組織經濟補償過程中,將積聚的各種保險資金加以運用,使資金增值的活動。保險企業...
伴隨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快速擴張,天然氣消費規模在過去十幾年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部分優質的城燃...
海運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發展中國家因缺少資金,大多數進出口貨物運輸都不得不受控于發達國家的船隊,中國也未能免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