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兩個品種LPR均與上月持平。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兩個品種LPR均與上月持平。
這是LPR連續第四個月保持不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12月15日,央行開展6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75%、2.0%,均維持不變。
LPR在MLF基礎上加點而來,當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穩定,LPR報價基礎沒有發生變化。“再加上近期市場利率上行較快,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削弱了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的動力。”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可以看到,繼11月各類市場利率上行后,12月以來在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引導下,代表性的短端利率DR007均值已較11月同期有所回落,但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仍在大幅上行,其中12月13日升至2.755%,已高于2.75%的政策利率(MLF利率)水平,3個月期SHIBOR也頻創4月以來新高。
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市場對2023年經濟回升的預期顯著升溫。
董希淼稱,本月LPR維持不變,也可能是出于內外均衡的考慮。王青進一步表示,LPR屬于最主要的市場基準利率之一,當前保持LPR報價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夯實人民幣匯率回穩基礎,穩定匯市預期。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LPR已經下降3次(其中1年期共下降15個基點、5年期以上共下降35個基點),市場利率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人民銀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9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0%,同比下降了0.59個百分點,處于有統計以來低位。
不過董希淼表示,從10月、11月金融數據看,住戶貸款特別是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乏力,是拖累人民幣貸款增長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稱,近兩個月國內居民端信貸數據不及預期,更多受短期因素干擾和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但從企業中長期信貸同比明顯多增來看,一攬子貨幣金融措施提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效果明顯。
房地產市場低迷是2021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的一條主線。今年11月以來穩樓市政策力度持續加碼,以“金融16條”為代表,監管層推出“三支箭”措施,從信貸、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三方面發力支持房企融資。
王青認為,目前正處于上述政策效果觀察期。同時,居民房貸重定價日多為每年1月1日,要依據上年12月5年期LPR報價,確定當年全年的存量房貸利率水平。
由此,本次LPR繼續持平,也不排除報價行是出于維護2023年資產收益角度考慮。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要“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王青表示,接下來為引導房地產市場盡快實現軟著陸,除強化“保交樓”等供給端支持外,引導居民房貸利率下行,推動樓市企穩回暖是關鍵所在,而且具有較強的緊迫性。這也是明年上半年穩增長、防控風險的一個主要發力點。
董希淼也建議,繼續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更好地推動宏觀經濟穩步恢復。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總的來看,2023年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居民房貸利率下行的概率比較大。
這樣可以滿足和進一步釋放居民剛需、改善型按揭貸款需求,提高居民購房意愿與能力,促進房地產市場銷售,推動樓市盡快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考慮到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初期,宏觀政策需要適度加大穩增長力度,其中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是一個重要發力點。
此外,9月以來銀行存款利率下調效應逐步體現,12月降準落地也會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
由此王青判斷,12月LPR持平不會影響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勢頭,預計年底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將續創歷史新低,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也有望延續小幅下行勢頭。
周茂華也表示,本月LPR保持穩定,但無礙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加大中長期信貸投放,讓更多小微、制造業企業獲取信貸資金,加大重點領域融資保障,促進投資、帶動就業、有效擴大內需,助力穩定經濟大盤。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2022年第二季度面臨疫情沖擊,我國宏觀經濟仍然取得正增長。房地產金融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特別是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金融系統順周期效應較為凸顯,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內生性風險暴露和外源性風險加大仍是金融穩定的重要沖擊因素。房地產金融要穩融資防風險兩手抓。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9月,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8.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5.7%,商品住宅銷售額8.7萬億元,同比下降28.6%。
就前三季度商品住宅成交規模占全年比例變動情況來看,鑒于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因素影響較大,導致下半年成交占比上升,而2021年下半年市場交易景氣回落,以致上半年交易占比高于一般年份,因此更值得參照對比的還是2017-2019年期間,由此預計2022年前9月商品住宅的年化成交面積大概率將回落至12億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22%,成交金額12萬億元,同比下降23%。
銷售規模的大幅下滑,也對新房供給側信心帶來了明顯的負面影響,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僅為6.9億平方米,同比減少39%,回到2008年時的水平。而開工銷售比更是降至0.8,企業新增供應意愿顯著下降,預計全年住宅新開工面積降跌至10億平方米以下。
針對需求端的相關鼓勵支持政策措施持續出臺,有助于降低購房門檻,減輕購房者的資金壓力,更好滿足剛需和改善性需求,促進住房合理消費。中國的房地產需求是時候要被重振了。
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有望得到進一步支持。今年以來,各地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下限。金融機構可在城市政策下限基礎上,合理確定個人住房貸款具體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同時優化新市民住房金融服務。
相關支持政策將減輕剛需和改善性需求購房者的資金壓力,有助于促進住房合理消費,同時紓困政策的推行也將一定程度上減少購房者的還貸焦慮。
金融支持有助于引領行業發展新方向。同時“租購并舉”是我國房地產市場重要發展方向。可以預計,在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的基礎上,住房租賃將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近期金融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支持力度大,穩定房地產融資形成“信貸”“債券”“股權融資”的“三箭齊發”態勢。“三箭齊發”主要針對供給端支持房地產企業融資。
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向好,需要供需兩端形成合力,離不開需求端,也就是針對購房者支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以繼續釋放需求,促進市場購買力提升。應該說,近期對供給端資金的持續改善,讓市場進一步企穩復蘇的重任更多落在了需求端。
未來,房地產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房地產金融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房地產金融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查看詳情
近年來,人們對營養價值高的特種水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特種水產養殖業步入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其中,鱷魚憑借其富含多...
隨著北方地區陸續進入冬季供暖季,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能源供應形勢更加嚴峻復雜,能源價格不斷攀...
招標代理的概念招標代理一般是指具備相關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公司)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受招標人的委托或授權辦理招標...
保險投資的概念保險投資指保險企業在組織經濟補償過程中,將積聚的各種保險資金加以運用,使資金增值的活動。保險企業...
伴隨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快速擴張,天然氣消費規模在過去十幾年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部分優質的城燃...
海運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發展中國家因缺少資金,大多數進出口貨物運輸都不得不受控于發達國家的船隊,中國也未能免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