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源碼軟件(open-source)是一個新名詞,它被定義為描述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件,并且此軟件的使用,修改和分發也不受許可證的限制。開放源碼軟件通常是有copyright的,它的許可證可能包含這樣一些限制: 蓄意的保護它的開放源碼狀態,著者身份的公告,或者開發
開放源碼軟件(open-source)是一個新名詞,它被定義為描述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件,并且此軟件的使用,修改和分發也不受許可證的限制。開放源碼軟件通常是有copyright的,它的許可證可能包含這樣一些限制: 蓄意的保護它的開放源碼狀態,著者身份的公告,或者開發的控制。“開放源碼”正在被公眾利益軟件組織注冊為認證標記,這也是創立正式的開放源碼定義的一種手段。
開放源碼軟件主要被散布在全世界的編程者隊伍所開發,但是同時一些大學,政府機構承包商,協會和商業公司也開發它。源代碼開放是信息技術發展引發網絡革命所帶來的面向未來以開放創新、共同創新為特點的、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在軟件行業的典型體現和生動注解。
開放源碼軟件在歷史上曾經與UNIX,Internet聯系的非常緊密。在這些系統中許多不同的硬件需要支持,而且源碼分發是實現交叉平臺可移植性的唯一實際可行的辦法。在DOS,Windows,Macintosh平臺上僅僅有很少的用戶有可用的編譯器,開放源碼軟件更加不普遍。對開放源碼開發模式的更詳細的討論請看Eric Raymond寫的“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開源軟件是通過特定類型的許可證發布的軟件,這種許可證能讓最終用戶合法地使用其源代碼。早在2015年,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了大力發展開源社區。鼓勵企業自主研發和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持形成的軟件成果通過互聯網向社會開源。引導教育機構、社會團體、企業或個人發起開源項目,積極參加國際開源項目,支持組建開源社區和開源基金會。鼓勵企業依托互聯網開源模式構建新型生態,促進互聯網開源社區與標準規范、知識產權等機構的對接與合作。
2016年,國務院又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提到,引導和支持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成立開源技術研發團隊,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集群。支持開源社區創新發展。鼓勵我國企業積極加入國際重大核心技術的開源組織,從參與者發展為重要貢獻者,在優勢技術領域爭當發起者,積極維護我國相關標準專利在國際開源組織中的權益。2018年,國務院在《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面向關鍵技術和平臺需求,支持建設一批能夠融入國際化發展的開源社區,提供良好開發環境。
中國開源軟件行業競爭者入場進程
國內開源開發者參與開源的方式多種多樣,大多數開源開發者通過多重方式參與開源。其中,使用開源項目的開發者占比達71.7%;超半數的開源開發者參與了社區代碼貢獻,占比達52.9%;開發者參與文檔撰寫的比例也達到了29.2%。值得注意的是,開源開發者參與社區活動、社區運營、項目傳播等開源文化活動的比例有了顯著增加,分別達到36.6%、13.2%和10.5%;同時,開源項目、產品和文化布道師職業逐漸興起,國內參與開源布道的開發者群體不斷壯大,占比達14.2%。
未來,隨著OSCHINA、木蘭開源社區、CSDN、開源社等本土開源社區的發展,國內開發者參與開源的平臺將更為廣闊、途徑將更為多樣、本土開源文化將更為多元,只需“厚植土壤,靜待花開”。
我國開源開發者群體的空間分布是多數開源開發者群體集中在一線城市和軟件大省。根據2021年Gitee活躍度分布,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主要軟件大省在活躍度排行上名列前茅,五大省(市)參與平臺開源項目的開發者數量占比達52%,占據全國開源開發者的半壁江山。
中國開源軟件行業企業競爭集群分布
當前我國主流的開源社區仍不成熟,自主創新能力仍然不高。一是產業集聚不充分。國內開源社區小而散,一些企業主導的開源社區甚至呈低水平競爭的對壘之勢,造成技術路線不統一、研發力量不集中等問題,難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打破國外開源技術的壟斷。二是生態配套不到位。我國開源社區涉及的知識產權保護、自主開源協議、軟件質量管理、代碼安全檢測等配套性機制不健全,開源社區治理和可持續運營能力不足。
此外,多數企業重上層應用場景,輕底層基礎創新,對相關新型基礎軟件的研發重視不足,只會采用國外開源軟件構建新的“應用大廈”,面臨“舊領域追上來,新領域又落后”的發展風險。例如,在人工智能領域,谷歌和臉書的開源免費人工智能框架TensorFlow和PyTorch已占我國85%以上的份額。
我國開源社區組織協同機制較為松散,缺乏開源項目管理和社區運營人才,線上協作機制、社區激勵機制、利益分成機制不健全。四是前瞻引領性不突出。我國開源項目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傳統基礎軟件領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賽道”上,許多企業扔奉行“拿來主義”。
廣東、北京成為國內開源發展的兩大增長極。廣東和北京的開源開發群體活躍度居于全國各省市前列,形成一南一北兩大增長極,對區域開源發展和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
開源力量呈現沿海優勢領先、內陸加速趕超的發展態勢。沿海地區的開源開發者活躍度高于內陸地區,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的Gitee活躍度指數活躍度總和占全國的45%;與此同時,四川、湖北、河南等中西部省份表現出加速趕超之勢,分列于排行榜的第六、第八和第九位。
2021年,在中國《“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文件中,明確提出“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這是開源首次被寫入國家總體規劃綱要之中。國內開源開發者參與開源的方式多種多樣,大多數開源開發者通過多重方式參與開源。其中,使用開源項目的開發者占比達71.7%;超半數的開源開發者參與了社區代碼貢獻,占比達52.9%;開發者參與文檔撰寫的比例也達到29.2%。值得注意的是,開源開發者參與社區活動、社區運營、項目傳播等開源文化活動的比例有了顯著增加,分別達到36.6%、13.2%和10.5%;同時,開源項目、產品和文化布道師職業逐漸興起,國內參與開源布道的開發者群體不斷壯大,占比達14.2%。
未來,隨著OSCHINA、木蘭開源社區、CSDN、開源社等本土開源社區的發展,國內開發者參與開源的平臺將更為廣闊、途徑將更為多樣、本土開源文化將更為多元。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開源軟件是通過特定類型的許可證發布的軟件,這種許可證能讓最終用戶合法地使用其源代碼。早在2015年,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了大力發展開源社區。鼓勵...
查看詳情
認證(Certification)是“與產品、過程、體系或人員有關的第三方證明”,檢驗(Inspection)是“審查產品設計、產品T...
聚丙烯纖維是以丙烯聚合得到的等規聚丙烯為原料紡制而成的合成纖維,在我國的商品名為丙綸。聚丙烯纖維可分為長纖維、...
質量檢測是指檢查和驗證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的活動。它分為空氣質量檢測、工程質量檢測、產品質量檢測、環...
從一粒退燒藥看14億中國人用藥基本盤常用的退燒藥物主要是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和布洛芬。2021年,中國的布洛芬原...
農業科技,主要就是用于農業生產方面的科學技術以及專門針對農村以及城市生活方面和一些簡單的農產品加工技術。包括種...
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態勢如何?中共二十大的召開明確了未來五年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從房地產相關部分來看,“堅持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