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11月30日,境內股票市場共有上市公司5019家,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分別為2159、2730、130家。分股份類型統計,A股公司4787家,B股公司11家,A+B、A+H等多股份類型的公司221家。11月當月,境內市場凈增上市公司33家,其中首發上市33家,首發募資總額超280億元。1
滬深北三家交易所共有5019家上市公司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境內股票市場共有上市公司5019家,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分別為2159、2730、130家。分股份類型統計,A股公司4787家,B股公司11家,A+B、A+H等多股份類型的公司221家。11月當月,境內市場凈增上市公司33家,其中首發上市33家,首發募資總額超280億元。另據統計,現有境外主要市場中國概念上市公司1598家。
科創板上市公司突破500家
12月28日,螢石網絡、清越科技在科創板敲響上市祥鑼,科創板邁入“500家”時代。歷經三年考驗,科創板從首批25家上市公司起步,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漸強的發展道路:IPO融資規模近7600億元,再融資規模超1000億元,總市值近6萬億元,7家公司總市值破千億元;六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式發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半,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三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25%、63%和52%,積極助力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
目前,科創板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億元,47家公司市值超300億元,行業標桿企業相繼涌現。245家科創板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分別占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的49%、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總數的22%和注冊制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總數的61%;23家科創板公司被評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積極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產業鏈的安全穩定。
在持續完善的“含科量”指標體系指引下,科創板匯聚了一大批核心技術突出、攻關創新能力強的領軍企業,并已在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生物制藥、工業機器人、光伏、動力電池等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科技創新是指工業企業用于科技創新和技術開發方面的具體活動。包括用于企業研究與發展課題活動的直接支出,以及間接用于研究與發展活動的一切支出。
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72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其中,科學技術支出78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
今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對高新技術企業在今年四季度購置設備的支出,允許當年一次性稅前全額扣除并100%加計扣除;在今年第四季度,對現行按75%比例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行業,統一提高扣除比例到100%,鼓勵改造和更新設備等。
我國空間站正式運行,中國人在太空“安家”;火星上有了中國足跡,僅用一次任務就完成了“繞落巡”三大目標;2020年帶回的月球“土特產”迎來重大收獲,我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讓月球壽命前推延長了約8億歲;2021年中國航天火箭發射次數超過50次……星辰大海的中國航天夢正一步步實現。
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基礎研究十年規劃,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科技支撐“雙碳”行動方案……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布局近中遠結合,為科技發展指明方向。
持續改革完善科研經費管理,間接費用比例提至30%,擴大包干制試點,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賦能;“揭榜掛帥”機制發布87項榜單,關鍵性應急性重大任務中安排“賽馬”攻關項目184個,啟動顛覆性技術專項,積極探索首席科學家負責制,80%的重點專項中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科技體制改革破立并舉,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
科技支撐我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我國5G全場景應用與整機研發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第一;科技支撐服務鄉村振興,抗旱科技成果示范推廣面積超過1億畝、帶動全國近1億農民增收致富,黃河三角洲超10萬畝鹽堿地變為“噸糧田”,農作物良種增產貢獻率達到50%;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啟動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后,支持獲批上市的I類創新藥達73個,百億元以上醫藥企業發展到22家。
科技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高新技術企業效益型指標普遍好于全國水平。據統計,1月份至8月份,全國規上工業高企數量超過10.1萬家,以占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總體25.1%的比重,擁有37.3%的資產總計,實現了33.4%的營業收入和40.3%的利潤總額。
數據顯示,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4%。在產出方面,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3.7萬億元,大大超過全社會研發投入2.79萬億元。我國國家創新指數全球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達到了去年的第12位,提高了22個位次。
作為科技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愈加凸顯。去年發布的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中,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76.6%、14.0%和7.7%。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近現代世界歷史表明,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
查看詳情
煤炭是指植物有機質伴隨地球地殼運動,經堆積、沉積、壓實等過程,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緩慢碳化反應所形成的黑色或棕...
國產新冠治療口服藥預計最快2023年2月上市據“江蘇藥品監管”,江蘇省藥監局召開先聲藥業新冠治療藥物SIM0417研究進展...
火力發電行業市場有多大?如今火電仍然是全球第一大主力電源,近年來火力發電量保持穩定增長,但收到全球節能減排問題4...
休閑零食俗稱“零食”,是指人們除主食以外,在閑暇、休憩時所吃的食品。通常來說休閑零食可以細分為堅果炒貨、餅干糕...
血氧儀需求激增繼抗原檢測試劑、N95口罩、連花清瘟以及布洛芬后,血氧儀成為又一緊俏防疫產品。百度指數顯示,近一周1...
隨著新型表面活性劑、特殊功能活性成分、功能性助劑技術的發展,洗手液也被賦予了很多新功能。洗手液已經從最初只要清...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