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定運價,集運公司正持續緊縮艙位,估計目前船舶減班率超過30%,春節后減班率可能拉高到50%Container xChange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2022年集運運價大幅下跌,并將在2023年繼續下跌,且因市場面臨嚴重的供過于求,集運公司只能繼續減少運力,暫停航次,市場面臨巨
隨著越來越多的船公司加大力度控制運力,運價跌幅持續縮小,集裝箱航運市場有望止跌回升。
12月23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1307.54,比上期(2022年12月16日)回落2.4%。分航線看,其中日本航線、歐洲航線、美西航線、美東航線、韓國航線、東南亞航線、地中海航線、澳新航線、南非航線、南美航線、東西非航線和波紅航線,比上期分別上漲0.4%、回落3.7%、上漲1.3%、回落2.9%、上漲0.7%、回落5.2%、回落2.6%、上漲0.4%、回落3.9%、回落6.0%、回落2.5%和回落3.3%。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14.8點至1123.29點,雖然SCFI指數連續第26周持續下跌,但跌幅從之前一周的2.84%進一步縮小至僅1.3%,顯示出海運市況已經出現見底態勢。
其中,遠東到歐洲線運價已經重新回升,上周每TEU運價上漲3美元至1050美元,漲幅0.2%。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連續第二周上漲,每TEU續漲 10 美元至1851美元,漲幅0.5%。
與此同時,美西線也開始出現止穩訊號,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周跌7美元至1423美元,跌幅維持之前一周的0.49%。只有美東線跌幅依然較大,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周跌121美元至3169美元,跌幅3.67%,不過仍低于之前一周的4.28%。
亞洲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及關東每 FEU 運價均上漲10美元,分別來到331美元及334美元,新加坡線運價下跌11美元至205美元、韓國釜山線也下跌33美元至236美元。
據了解,SCFI指數在2018-2019年間大致在800-1100點波動,2020年起受到疫情影響,缺工、塞港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SCFI指數一路上揚,在今年一季度曾達到歷史高點的5109點。然而,今年下半年以來運價長達6個月走跌,顯示疫情紅利時代結束。
業界人士稱,集運公司加大力度控艙效應奏效,近期歐洲貨量陸續增長,雖不見小旺季,但有一定基本貨量,加上歐洲線幾乎是海運聯盟船舶主導,運價秩序相對較容易維持;美國需求依然疲弱,運力過剩殺價搶單下,仍有利可圖的美東線跌幅較深。
目前,原定于1月生效的歐洲線新長約談判仍陷入僵局。業界人士透露,多家船公司對今年新長約的報價為2000美元,主要是看好下半年需求有望回升;但目前歐洲線現貨運價僅為1700美元左右,貨主因此不急于簽長約,船貨雙方都想賭一把,馬拉松式談判可能拖到春節前。
去年,歐洲線長約價格大多為6000-9000美元不等,但第四季度現貨運價大跌,長約價已有所調整。今年長約價如果從2000美元起跳,等于打對折或三分之一,但仍優于疫情爆發之前。因此,集運公司都有提振現貨價的壓力,先守穩歐洲線長約價,春節后再談5月開始的美國線長約,對亞洲集運公司來說,美國線長約占比更高,影響會更大。
為了穩定運價,集運公司正持續緊縮艙位,估計目前船舶減班率超過30%,春節后減班率可能拉高到50%Container xChange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2022年集運運價大幅下跌,并將在2023年繼續下跌,且因市場面臨嚴重的供過于求,集運公司只能繼續減少運力,暫停航次,市場面臨巨大波動。
與此同時,運價大跌后,也讓租船的船東開始評估付解約金提前還船,集裝箱海運業開始涌現“退船潮”。最新數據顯示,一些近兩年在行情高位時進入市場的租家、貨主正在大量退租一些此前高價租入的集裝箱船,這股退租潮為疫情以來首見。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集裝箱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有業內人士稱,市場傳出中遠海運、萬海都有船舶退租計劃。近兩年疫情造成貨運熱潮,很多業者高價租船,隨著運價、租金雙雙暴跌,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業者提前還船情況發生,也會加速船舶退出市場的速度。
另外,疫情期間由于消費者支出激增,加上港口和鐵路等供應鏈重要節點打結,導致貨物運送延誤,產品供應短缺,美國進口商爭先恐后轉用包船,以確保貨品供應。如今,眼看海運運費崩跌、集裝箱船艙位充足,包括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家得寶(Home Depot)與Party City等廠商都已經退出包船業務。
有船東表示對于2023年集裝箱海運前景不樂觀,但在租金及租船費用雙跌下,預測明年會出現退船量大增的狀況,全球運力將持續降低。業界認為,此舉將為海運業迎來運力重整新契機,對運價將有正面加持效果。
最新的數據顯示,12月18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監測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環比增長13.2%。
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顯示,12月18日,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078萬噸,環比下降0.55%;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592.42萬輛,環比下降10.59%;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959.5萬噸,環比增長8.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5.6萬標箱,環比增長13.2%;民航保障貨運航班量、郵政快遞攬收量和投遞量小幅下降。
我國疫情繼續受到平穩控制,各主要港口均保持正常運營。2022年10月,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延續增長態勢,沿海和內河港口吞吐量均保持上漲,其中內河港口吞吐量漲幅較大。據統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558萬TEU,較去年同期上漲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37萬TEU,同比上漲3.4%;內河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21萬TEU,同比上漲11.5%。
由于集運市場運價持續下行,拖累集裝箱租船市場行情隨之轉弱,多數船型租賃價格繼續下行。據克拉克森統計,2022年11月份,1700TEU、2750TEU、4400TEU、6800TEU船舶租金較上月下跌2.6%、14.3%、19.0%、10.2%。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十三連冠
上海港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30萬TEU(標準箱)大關,連續第十三年蟬聯全球第一。在集裝箱箱量屢攀新高的同時,2022年上海港也在新科技突破、新區域開拓、新業態發展方面不斷發力。
上港集團2022年一季度生產實現開門紅;7月份集裝箱吞吐量V型反彈,以430.3萬TEU創同期新高;9月8日和11日晝夜集裝箱吞吐量連續突破16萬和17萬TEU大關,創下170173TEU的晝夜集裝箱吞吐量新紀錄,并接連刷新單工班集裝箱吞吐量、單船集裝箱作業量、單碼頭晝夜集裝箱吞吐量等多項紀錄。
在集裝箱箱量屢攀新高的同時,2022年上海港也在新科技突破、新區域開拓、新業態發展方面不斷發力,打出了升級陸改水、優化海鐵聯運、水水中轉、ICT前置等穩鏈助企、保供保暢業務組合拳,開辟重要生產生活物資港口綠色通道。
《2022-2027年中國集裝箱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集裝箱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集裝箱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集裝箱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集裝箱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集裝箱細分...
查看詳情
電力變壓器行業發展態勢如何?隨著中國“節能降耗”政策的不斷深入,國家鼓勵發展節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電變壓器...
近兩年,我國電力勘測設計行業整體呈良好態勢發展。受成本、人力上漲等影響因素,行業凈利潤、利潤總額、總產值、經濟...
石油勘探是指為了尋找和查明油氣資源,而利用各種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質狀況,認識生油、儲油、油氣運移、聚集、保存...
非常規油氣是油氣增儲上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規油氣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020年,我國在頁巖氣、致密氣、稠油、煤2...
中空玻璃用于窗戶、門、幕墻和其他領域。建筑和基礎設施部門都在大力推廣中空玻璃。由于中空玻璃的節能特性,對中空玻...
油氣勘探,是指為了識別勘探區域,探明油氣儲量而進行的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鉆探及相關活動,是油氣開采的第一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