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態環境部等16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聲十條”)提出,到2025年,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據悉,這是繼“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之后,我國在噪聲污染防控領域新出臺的“聲十條”。
16部門共同發文“聲十條”出爐
日前,生態環境部等16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聲十條”)提出,到2025年,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據悉,這是繼“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之后,我國在噪聲污染防控領域新出臺的“聲十條”。
“聲十條”提出,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情況評估,2023年6月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完成評估工作;2023年底前,其他設區的市級城市完成評估工作。2025年起,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公開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的聲環境質量狀況信息和噪聲污染防治報告。
去年6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標志著防治噪聲污染工作迎來新節點。噪聲污染是長期存在的現象,2020年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生態環境、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合計受理的環境噪音投訴舉報高達201.8萬件,其中,社會生活噪音投訴舉報最多,約108.3萬件,占53.7%。
居民區噪音分貝不能超過多少
居民區噪音分貝的限額要看居民區的具體情況:
1.住宅、商業和工業混合區,白天不能超過60分貝,晚上不能超過50分貝。
2.安靜住宅區,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晚上不能超過40分貝。
3.在以住宅、文化和教育機構為主的地區,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晚上不能超過45分貝。
4.城市道路交通主干道、內河航道和鐵路主次干道兩側白天不能超過70分貝,晚上不能超過55分貝。
夜間指22:00至次日早晨6:00。
近幾年來我國噪音與振動污染防治行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2年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噪聲與振動污染防治行業總產值約115億元,其中,交通噪聲與振動污染防治產值約78億元,工業企業噪聲與振動污染防治產值約15億元。
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數據,預計2022年國內總投入治理經費約150億元,整個行業的市場規模可能在350億元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噪音防治設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噪聲污染被列為21世紀環境污染控制的主要問題。2021年3月,世衛組織就發布了《世界聽力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聽力受損達到1/5,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其中4.3億人聽力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聽力損失;到2050年,預計四分之一的人有聽力問題,近25億人將患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其中至少7億人將需要康復服務。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寧靜”生活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環境噪聲成為環境投訴的焦點問題,直接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和諧發展,其污染評估和治理工程也再次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熱點。
噪音防治產業的誕生和發展,實際上與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息息相關。噪聲污染防治涉及生產、生活等諸多方面和各個領域。源頭防控是噪聲污染防治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就源頭來說,噪音污染主要來自于交通、工業、建筑工地以及生活噪音。特別是交通噪音,已經成為防治的重點,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受益于我國在噪聲污染防治的相關科技支撐方面不斷取得進展,新建建筑隔聲性能正在逐步提升,鐵路交通噪聲污染防治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
雖然行業發展迅速,但噪音防治市場企業眾多,行業規范執法力度不到位,因此長期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范圍有噪音治理業務的企業約16000家,其中近五年新成立的企業就高達12000家,占全行業的75%。細分來看,主業從事噪音與振動控制的企業中,科技小巨人企業僅有17家,年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更是只有30余家。尤其是在大型動力系統配套噪音防治裝備領域,國內具備自主研發設計能力的頭部企業數量稀少,整體競爭力有待提高。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很多頭部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持續取得突破。包括“陣列式消聲器”、“阻尼彈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統”、“預制短板裝配式浮置減振道床”、“波束成型定向揚聲系統”等多項技術成果,已經被列入《2021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這為行業的標準化建設與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基礎。
從長遠來看,僅僅是在噪音振動控制設備市場領域,全球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就高達10%~15%。我國的行業滲透率與市場成熟度一直不高,隨著《“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啟動,技術和設備將逐漸進入系列化和配套化階段,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從市場來看,未來噪音防治產業的聚焦點與發力點,仍然在工業制造與城市交通兩大重要領域。隨著整個市場不斷擴容,噪音治理技術以及在線監測設備、噪音監測裝備、新型隔聲裝備、智能化降噪方案以及新型聲學材料等市場需求也將持續提升,為更多企業在細分賽道發力帶來機遇。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噪音防治設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噪音防治設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噪音防治設備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
查看詳情
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850萬輛根據乘聯會統計,2022年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90%,創歷史新高...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工具,電子簽名技術正在多行業多領域落地開花,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子簽名,通俗來...
輕工產業發展機遇在哪?輕工紡織產業是重要民生產業和寧夏傳統產業,也是全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我國已逐步步入消費社會,目前全國個人消費總額已居全球前列,加上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等政策引導,社會消費能力穩步提...
數字人們幣行業前景如何?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功能正式上線,在部分安卓手機用戶中,數字人民幣App硬錢包的“支付設...
航空復合材料是由多種材料層面組合而成的,在冷熱不均的環境中,各個組成材料之間的溫度承受度不同很容易引起部件損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