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2022年,養老理財產品、綠色低碳類理財產品、同業存單和存款類產品開始密集發布。其中,有關個人養老金制度從頂層設計到配套細則密集落地,養老理財迎歷史發展機遇。在理財產品方面,截至目前,養老理財產品數量達到51只,募集規模突破1000億元。
在新形勢下,2022年,養老理財產品、綠色低碳類理財產品、同業存單和存款類產品開始密集發布。其中,有關個人養老金制度從頂層設計到配套細則密集落地,養老理財迎歷史發展機遇。在理財產品方面,截至目前,養老理財產品數量達到51只,募集規模突破1000億元。
銀行理財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銀行理財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13.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37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另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截至三季度末,286家銀行和29家已批復開業理財公司共存續理財產品余額30.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超過6000億元。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凈值化轉型持續推進。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新發銀行理財產品7103只,其中凈值型產品6660只,數量凈值化率達93.76%。三季度新發產品成立規模4493.63億元,凈值型產品規模達4487.676億元,規模凈值化率達99.87%。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仍為發行市場主流,發行數量占全市場的94.49%。從機構類型來看,農村商業銀行發行數量最多,理財子與城商行發行數量旗鼓相當。
在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大勢下,2022年成為綠色主題類理財產品爆發的一年。而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受到投資者青睞,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開始積極布局。2022年,招銀理財、交銀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發行此類產品共計20只。
2022年隨著各家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基本整改完畢,商業銀行存續規模已降至不足5000億元,多數設有理財公司的銀行已將產品移至理財公司,這也使后者成為該類產品的市場主力,過去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野蠻生長”、高流動性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整改完成后,現金管理類產品迎來新紀元。這也意味著,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后續發展將主要面臨三大趨勢:一是該類產品規模將隨風險準備金的增加而穩健增長;二是清算規則從“T+0”調整為“T+1”,僅保留1萬元上限的T+0快贖功能,收益分配也從現金分紅轉為紅利再投資,并新設強贖費用;三是產品收益率顯著縮窄,向貨幣基金靠攏,但在債市調整、理財凈值回撤時,現金類產品將更受投資者青睞。
從市場環境看,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投資資產合計為31.8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9%。從全市場口徑看,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仍以固收類為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21.58萬億元、2.27萬億元、1.02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67.84%、7.14%和3.21%。可以說,債券類資產是理財產品資產配置的主力,也是固收類理財產品主要配置的資產品類,其優勢在于債券資產波動性相對較小,可以為理財產品帶來較為穩定的收益回報機會。
從客戶需求角度及匯華理財自身特色來看,當前,銀行理財已經從原來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轉向凈值型理財產品,但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整體上仍以財富保值增值為主要目的,投資者仍將理財產品作為穩健投資的重要資產載體。
2022上半年,銀行理財配置非標資產規模共計2.27萬億元、占比7.1%,不管是配置規模還是比例都創了10年來的新低。中金公司觀點認為,預計隨著非標資產的配置空間逐步收縮,理財產品收益承壓,但長久期產品仍能保持較高收益。中信建投分析認為,隨著居民財富不斷積累和未來居民資產配置向金融資產的轉移,理財產品市場的擴張態勢或將延續,預計未來每年理財規模增速在5%至6%之間。
隨著個人養老金政策落地、指引政策落地,各大銀行積極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搶灘“銀色經濟”。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理財公司共11家,其中包括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等。此外,截至目前共有工銀理財、光大理財等10家機構發行了近50只養老理財產品,最新存續規模接近千億元。目前,理財產品可投名單仍待發布。
正是在政策指引下,銀行理財業務得以實現規范可持續發展。2022年12月中旬,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暨理財公司年鑒(2022)》指出,監管政策對理財業務的前進和發展方向起著規范性和引導性的作用。在此環境下,理財公司穩健發展,產品規模穩定增長,凈值化轉型基本完成。
資管新規全面施行以來,截至目前,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穩步增長,凈值化轉型基本完成。業內分析認為,在政策指引及銀行業自身推動下,新規落地以來銀行理財業務實現規范可持續發展,未來將步入行業發展的全新階段,在更公平的資管環境中,投研實力與渠道能力將成為決定理財規模增長的核心因素。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銀行理財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銀行理財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銀行理財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
查看詳情
中國移動應用覆蓋行業廣泛,主要分布在泛娛樂、電商、社交和生活服務四個領域。預計在下一階段,全球移動應用行業將持...
中獸藥是將中醫藥理論應用于動物身上,用于動物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時的藥品。獸用中藥須取得農業農村部批準的“獸藥字...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1月15日顯示,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準清單(二)》, 包括3...
1月1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其中第二十八條明確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收取證券交易傭金,不得明顯低于1...
隨著汽車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停車難”的問題日漸突出。建設智慧停車場,正是提高城市交通資源的利...
生物航煤屬于可持續航空燃料,一般指由動植物油脂、餐余油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相比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