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發布公告,2022年10-12月新簽合同額人民幣14013.323億元;2022年度累計新簽合同額32450.011億元,同比增加15.09%。
中國鐵建2022年度累計新簽合同額32450.011億元 同比增加15.09%
中國鐵建發布公告,2022年10-12月新簽合同額人民幣14013.323億元;2022年度累計新簽合同額32450.011億元,同比增加15.09%。
全國鐵路實行2023年一季度列車運行圖。調圖后,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6046對,較現圖增加63對;開行貨物列車10894對,較現圖增加50對。
以京廣高鐵京武段按時速350公里常態化高標運營為契機,鐵路部門將全面優化調整以京廣高鐵為主骨架,涵蓋石太、石濟、徐蘭、鄭渝、鄭太、鄭阜、漢十、滬蓉等高鐵線路的中部高鐵網列車運行圖。開行時速350公里高品質標桿列車57列,覆蓋16個省(區、市),多個城市間旅行時間進一步壓縮,路網輻射效應進一步增強。
北京西至石家莊、鄭州東、武漢最快旅行時間將分別壓縮至1小時1分、2小時11分、3小時48分,北京西至長沙南、廣州南、西安北、南昌西、成都東、貴陽北等跨線運行列車最快旅行時間也將分別壓縮至5小時16分、7小時38分、4小時11分、6小時8分、7小時31分、8小時20分。
新圖將充分運用鄭州至重慶高速鐵路襄陽至萬州段、濟南至鄭州高速鐵路濮陽至鄭州段、和田至若羌鐵路等新線運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鄭渝高鐵全線貫通運營后,襄萬段單日最高開行動車組列車106列,北京西至重慶北最快6小時46分可達,較調圖前壓縮4小時24分,鄭州東、漢口至重慶北分別最快4小時23分、4小時57分可達,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系將更加緊密。
此外,鐵路部門將優化調整北京地區主要客站功能,進一步提升首都鐵路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充分利用改擴建后的北京豐臺站能力,統籌優化調整北京地區主要火車站功能,疏解北京站、北京西站等既有車站壓力。北京豐臺站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高鐵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務,初步安排旅客列車120列,其中高速46列、普速74列。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面對發展的新要求,鐵路正朝著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成為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智慧鐵路建設持續推進。在技術裝備領域,鐵路部門大力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研發復興號動車組新產品,已經形成涵蓋時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級的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持續鞏固了中國高鐵的領跑優勢。
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從0到40000,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高鐵崛起成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對產業調整結構、發展提質增效多有助力。在960萬平方公里的祖國大地上,寄托著我們同一個希望,同一個夢想,齊心協力為實現“中國夢”不斷貢獻鐵路智慧和力量。《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指出,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將達到7萬公里左右。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智慧鐵路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從產業鏈來看,智能鐵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整體上來看,由智能感知層、智能傳輸層、數據資源層、智能決策層、智能應用層等組成。數據顯示,2021年,國家鐵路營業里程13.1萬公里,較上年增加0.3萬公里,同比增長2.34%;國家鐵路營業里程復線率61.9%,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國家鐵路營業里程電化率75.4%,較上年提升0.5個百分點。
近年來,鐵路部門注重提升軟服務、增強硬實力兩手抓,積極推動智慧鐵路建設。智慧交通建設不僅需要技術智慧,還需要服務智慧。鐵路在做好運輸調度指揮、列車運行控制等技術創新應用的同時,推出了電子客票等服務新舉措,讓人們享受到了現代旅途的便捷采取“數據+智能應用”的模式,有利于促進智慧交通發展,進一步改善公眾出行體驗。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7489億元,較上年減少330億元,同比下降4.22%。2021年,我國鐵路投產新線4208公里,較上年減少725公里,同比下降14.7%;其中,高速鐵路2168公里,較上年減少353公里,同比下降14.00%,占鐵路投產新線的51.52%。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是寶貴資源,交通出行數據是交通行業的重要資源,鐵路作為集中發送旅客的主力軍,在節假日期間經常保持每天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的規模,巨量的數據背后蘊藏著鐵路部門提高運輸效率、改善服務品質的抓手。
此外,鐵路行業與公路、水路、民航等共同構成了大交通體系,大交通又與旅游、文化、教育、餐飲、休閑娛樂等各行業緊密相關,可見,“智慧鐵路”中蘊含了服務民生、服務社會的無限潛力。
“智慧鐵路”就是要利用其更透徹的感知和度量、互聯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 三大特點,實現智能信息的網絡化,進而在整個鐵路系統、企業內部以及合作伙伴之間 實現信息的互聯和共享。智能鐵路,是一種新型的鐵路交通解決方案。通過智能系統的整合集成運用,在提高速度的同時保證了新交通工具的安全性。這個系統包括全球定位系統、天氣預報系統、電子導航系統、實時路人信息、交通運輸管理系統、交通信號系統等集成架構的新型網絡。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智慧鐵路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植入器械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
浮法玻璃應用廣泛,分為著色玻璃、浮法銀鏡、浮法玻璃/汽車擋風級、浮法玻璃/各類深加工級、浮法玻璃/掃描儀級、浮...
工業大麻產業屬于全球性新興產業,涉及醫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輕工等多個行業,其中醫藥部分技術含量最高,附加值...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高爾夫運動的普及,中國高爾夫運動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
體育產業發展有利于改善勞動者的精神面貌和體質,有利于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不斷壯大體育產業鏈供應鏈規模,...
分析人士指出,受益于經濟水平的發展,健康需求不斷增加,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縱觀2022年,我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