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器、控制器和伺服電機是三 大主要部件,其成本占比也最高,分別約為 35%、20%和 15%,合計高達約 70%。而工業機器人本體和其他零部件的成本占比分別約為 15%左右。
工業機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伺服電機,控制器,和減速機,它們也是機器人生產的主要成本,從而也成為制約機器人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減速器、控制器和伺服電機是工業機器人三大主要部件。從工業機器人 結構上看,工業機器人主要是由減速器(RV 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控制器、 伺服電機以及本體和其他部件組成。其中,減速器、控制器和伺服電機是三 大主要部件,其成本占比也最高,分別約為 35%、20%和 15%,合計高達約 70%。而工業機器人本體和其他零部件的成本占比分別約為 15%左右。
我國 RV 減速器納博特斯克一家獨大,國內企業市場份額較低。受益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銷量的持續增長,RV 減速器市場規模也持續增長,2021 年 達到約 43.0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50.7%。但是,目前我國 RV 減速器的主要 市場份額仍被全球龍頭納博特斯克占據,其 2021 年國內市場份額高達 53%。 其次是國內企業雙環傳動,其 2021 年的市場份額約 14%。此外,住友、飛 鳥、中大力德等企業也占據少量市場份額。
諧波減速器市場兩強林立,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同樣受益于我國工業機 器人產業發展,我國機器人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也持續增長。根據 MIR 數據, 2021 年我國機器人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為 12.1 億元,同比增長 24.7%。預 計 2025 年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30.0 億元,相比 2021 年復合增速 為 19.9%。而從市場格局上看,與 RV 減速器市場納博特斯克一家獨大不同, 諧波減速器呈現出哈默納科和綠的諧波兩強林立的局面。其 2021 年的市場份 額分別為 36%和 25%。此外,如來福諧波、漢宇集團、大族激光以及四川福 德等國內企業也占據一定市場份額,因而內資品牌市場份額已接近一半。
“十三五”期間,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智能控制器、智能一體化關節等機器人關鍵部件加快突破、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整機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豐富,產品質量日益優化。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等。
盡管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相關基礎零部件方面已擁有一定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可靠性、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產品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差距明顯。
我國目前自主生產的機器人核心關鍵零部件大量依靠進口,因此出現性價比低、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競爭力差等問題,須高度重視工業機器人零部件產業發展。
在應用行業上來說,最大的應用行業在汽車制造領域,全球看占了38.7%,而國內汽車制造領域的應用達35%。工業機器人在電力/電子行業這幾年的應用量增長也非常快,目前已經達到了23%左右,并且這個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國內,電子產品的生產能力占全球的大概60%-70%。因此,在中國的電力/電子行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將會有更大的市場。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零部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潛力咨詢報告》顯示:
2022年機器人投融資一騎絕塵——全年融資項目數達275起。其中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發生融資事件企業數量最多,其次是醫療機器人領域,再而是服務機器人領域。
工業機器人主要包括焊接機器人、真空(潔凈)機器人、民爆物品生產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移動操作機器人等。據IFR綜合調研數據測算,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87億美元,到2024年這一數字有望超過110億美元。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估算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銷量將達30.3萬臺,其中,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13.2萬臺,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有率約在40%左右。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波動較大,由2018年6萬臺先增后減至2021年的5.5萬臺,出口金額則由2018年的2.7億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3.4億美元。進口數量及金額則呈現上升趨勢。2022年1-11月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14.7萬臺,出口金額為3.8億美元,進口數量為9.7萬臺,進口金額為12.5億美元。
從出口數量來看,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主要為多功能工業機器人為主,2022年1-11月中國未列名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7.9萬臺,出口金額為0.9億美元;多功能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6.8萬臺,較未列名工業機器人低出1.1萬臺,出口金額為2.9億美元,較未列名工業機器人高出2億美元。
2022年1-11月中國未列名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為0.1萬臺,進口金額為0.4億美元;多功能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為9.6萬臺,遠高于未列名工業機器人的進口數量,進口金額為12.1億美元,遠高于未列名工業機器人的進口金額。
從進出口均價來看,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口均價遠大于出口均價,2022年1-11月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均價為25850.3美元/臺,進口均價為128866美元/臺。
2022年1-11月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金額TOP5地區分別為韓國、越南、日本、德國、俄羅斯聯邦,出口金額依次為4264.1萬美元、2870.9萬美元、2429.8萬美元、2227.2萬美元、2198.3萬美元。
從進口金額來看,日本為中國工業機器人最大的進口地,2022年1-11月中國從日本進口工業機器人95427.7萬美元,占總進口金額的77%,從德國進口工業機器人7479.7萬美元,占總進口金額的6%。
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
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深化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
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聚焦10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工信部等十五個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已提出,到2025年機器人產業營收年均增速要超過20%,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要翻倍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為246臺/萬人,這也意味著到2025年將達500臺/萬人左右,翻了一番。
方案還指出,遴選有一定基礎、應用覆蓋面廣、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領域推進工作。從目前機器人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制造業、農業、物流、特殊環境等細分場景已經積累起了相當規模和深度的機器人應用,并有效實現了替代人工并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部分領域機器替代趨勢明確,將有效緩解人口下行壓力。
2023年1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同比減少85萬人,未來隨著人均學歷和人口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崗位將被機器人替代。
《2022-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零部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潛力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零部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潛力咨詢報告
工業機器人有三大核心零部件伺服電機,控制器,和減速機,它們也是機器人生產的主要成本,從而也成為制約機器人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三五”期間,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智能控制...
查看詳情
溫室大棚能夠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以及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是保證蔬菜、瓜果產業產量大幅增長的方法,是解決現代農...
聲學材料的概念聲音源于物體的振動,它引起鄰近空氣的振動而形成聲波,并在空氣介質中向四周傳播。任何材料對聲音都能...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造船基地,中國擁有完備的造船工業體系,因此我國造船業不止承接國內訂單,更多的還是國外訂單。疫情...
由于社會發展和經濟變化太快,城市化和互聯網化帶來的生活壓力,抑郁癥、拖延癥、焦慮癥、強迫癥、社交恐懼癥等新型心...
景觀照明行業現狀調研住建部發布了《關于核準2022年度年度第一批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名單的公告》,共有14家企業榮升“照...
目前新風系統在歐美家庭的普及率已經高達96.56%;70年代起,西班牙90%的新建房子都安裝上了新風系統;在英國、法國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