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邱億通1月30日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金融分會場會議上表示,2023年,堅持把金融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戰略,著力構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邱億通1月30日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金融分會場會議上表示,2023年,堅持把金融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戰略,著力構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加強產融深度對接,繼續實施“金橋工程”,引導金融資源向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重大關鍵項目、重點產業鏈群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集聚,為全市實現年投資總量突破1萬億元目標提供“源頭活水”。
力爭2023年全市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達到16萬億元。
據央視新聞,為緩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疫情影響而造成的經營困難,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出臺了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近期首批減息資金正在各地陸續發放,各地金融機構正按照“應減盡減、應減快減”的原則,采取直接扣減、先收后返等方式對存量和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進行減息,后續第二批、第三批資金也將陸續到賬。
下一步將繼續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和《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的23條舉措,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用好用活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強化正向激勵,持續精準發力,擴大普惠小微貸款投放,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紓困發展。
銀保監會日前舉行小微金融工作專題(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金融幫扶力度,各級監管部門、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搶抓時間窗口,加快政策細化落實進度。股份制銀行要在完成現有信貸計劃的基礎上,對具備條件的地方進一步增加投放。地方法人銀行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貸款等政策,進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儲銀行均超額完成了“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目標,各自下沉分支機構,向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拓展物理服務網絡,打造多層次、廣覆蓋、商業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貧困地域偏遠、貧窮農戶分散、物理網點不足問題。
2022年,引導商業銀行、非銀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開展“專精特新”小額信貸服務,拓展人工智能、3D傳感器、人臉(指紋)識別技術、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交易風控、輿情分析等場景應用,改進獲客渠道、營銷方式和風控手段,繼續降低迭代和試錯成本。
小貸公司發揮出網點、人緣、地緣獨特優勢,堅持對涉農小微企業、農村經濟組織、農戶的金融扶植力度,提高信息采集、挖掘、分析和處理能力,降低服務成本,為偏遠地區低收入群、老年人群、殘疾人員體提供可負擔的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提供資金支持和社會擔當。
中國人民銀行加大了信貸結構優化力度,利用定向降準實現金融服務普惠性。其中,中小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已經降至了9%,相較于之前19%的高點,下降了10個百分點,較大型金融機構低了3個百分點,為中小微企業、“三農機構”、普惠金融創造了良好的流動性環境。
截至11月末,我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2萬億元,同比增長23.7%。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推動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增量、擴面、優化結構,合理滿足接續資金需求,鼓勵銀行向小微企業發放首貸戶貸款、信用貸款。
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農戶、個體工商戶提供低成本、中長期的普惠型小額貸款,保持生活、生產雙穩定,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及時性、普惠性,形成層次豐富、覆蓋廣泛的“專精特新”普惠金融格局。
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保持較快增速,普惠金融貸款涉及助學、創業擔保、農戶生產經營和扶貧等方面。2021年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26.52萬億元,同比增長23.2%,增速比上年末低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4.99萬億元。
從業界實踐來看,過去幾年,國內銀行機構不斷加大對金融科技的重視和投入,提升了用戶體驗和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有力支持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互聯網+”在促進傳統金融提高效率時,也不斷地使中小企業、貧困地區以及中低收入階層各種各樣的金融需求得到滿足,正是互聯網技術和傳統金融的相互結合,給普惠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強大的發展動力。
加快普惠金融領域立法工作,大行和股份制將會把普惠金融業務作為長期的業務方向。縮小普惠金融數字鴻溝,降低小型銀行業務成本,緩解普惠金融業務的分層現象。促進普惠金融利率向低利率方向發展,繼續推廣普惠金融監管沙箱試點范圍,加強普惠金融監管力度,防止普惠金融風險積累延期釋放。
目前金融供給正在“穩中提質”,普惠金融資金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重點領域,普惠金融的發展是一項恩澤民生大眾、造福廣大人民的大事。
傳統金融機構是發展普惠金融的生力軍,但是當前確實遇到很多困境。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時期和實現2035遠景目標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國金融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基調之一。
2022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29.91萬億元,同比增長20.8%,比各項貸款高9.6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2.4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41萬億元,同比多增1535億元。
2022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1.96萬億元,同比增長23.8%,增速比上年末低3.5個百分點,其中信用貸款占比19.5%,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上半年新增8132億元,同比多增1375億元。
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7.4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創業擔保貸款余額2602億元,同比增長13.5%;助學貸款余額1394億元,同比增長12.6%。2022年二季度末,全國脫貧人口貸款余額9794億元,同比增長14.5%,上半年增加653億元。
想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普惠金融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普惠金融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普惠金融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普惠金融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普惠金融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普惠...
查看詳情
科技日報發表題為《平臺企業引領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文章。文章指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
2022年3月底至今,絕大部分時間內外棉價差維持倒掛,國產棉紡商品國際競爭力增強,然而,由于外貿環境受到限制,出口2...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9227萬噸,比上年增長3.8%,且達到近十年最高水平,年均復合增長0...
2023年初農產品價格總體平穩,品種間有漲有跌、正常波動。上周(1月9日-15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30.85,環...
豆奶行業發展前景如何?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工作學習壓力的增大,一種被稱為“文明病”(肥胖,高血A...
移動警務的概念移動警務是公安機關依托公眾移動通信網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移動化業務辦理和信息處理的警務活動...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