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31日披露初步核實數據,按合并財務報表口徑,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利潤43.376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75億元),同比下滑15.99%。銷售額為302.2314萬億韓元,同比增長8.09%。凈利潤為55.6541萬億韓元,同比增加39.46%。
三星電子31日披露初步核實數據,按合并財務報表口徑,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利潤43.376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75億元),同比下滑15.99%。銷售額為302.2314萬億韓元,同比增長8.09%。凈利潤為55.6541萬億韓元,同比增加39.46%。
三星電子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4.3061萬億韓元,同比下滑68.95%。銷售額和凈利潤分別為70.4646萬億韓元和23.8415萬億韓元。
此外,該公司2022年資本支出總額達到53.1萬億韓元,其中半導體支出47.9萬億韓元,顯示器支出2.5萬億韓元。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要瞄準傳感器、量子信息、網絡通信、集成電路、關鍵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
中國基帶芯片領域有專利申請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1475家)、江蘇省(975家)、北京市(889家)、上海市(666家)、浙江省(513家),分別占全國基帶芯片領域有專利申請的企業總量的21.21%、14.02%、12.79%、9.58%、7.38%。目前,中國地方政府積極布局集成電路項目,已形成長三角、環渤海、華南沿海(福建及珠三角地區),以及中西部地區四大產業集群。
全球芯片大廠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的新廠建設、舊廠擴建都在加碼,新的芯片戰略計劃中,可以看到全球芯片大廠的布局在加重。同時,中國又是芯片進口大國,在芯片戰略領域的消耗力度全球排名前列,成為芯片大廠的重要銷售市場。
據預測,這一份額將從2020年開始平均每年增長0.7個百分點,到2025年增加3.5個百分點至19.4%。2020年,在中國制造的價值227億美元的集成電路中,中國本土公司僅生產了83億美元(占36.5%),僅占中國1,434億美元集成電路市場的5.9%。臺積電、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和其它在中國有芯片制造廠的外國公司生產了其余的芯片。
芯片產業發展需求情況分析
近年來,我國芯片產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但與世界先進芯片企業的差距仍十分明顯。我國未來將會通過推進改革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優化投資效率和結構,為經濟保持中高速、產業邁向中高端奠定堅實基礎。
存儲芯片的未來價值帶有各種處理器內核的SoC以及集成更多處理能力的FPGA產品將在越來越多的嵌入式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對于動態變遷的存儲市場,借助FPGA來實施嵌入式解決方案,可以定制實現其系統處理能力、外圍存儲芯片和存儲接口,并快速提高核心競爭力。
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552億美元,較去年的1267億美元增加285億美元,同比增長22.5%。而在2023年,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規模,預計將達到1804億美元,較預計的2021年的1552億美元增加252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約330億美元,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電源管理芯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在高效低耗化、集成化、內核數字化和智能化成為新一代電源管理芯片技術發展的趨勢的推動下,電源管理芯片需求的也將實現增長増長和升級。
《“十四五”規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將聚焦高端芯片等關鍵領域,從國家戰略高度為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建立了優良的政策環境。
AI芯片產業鏈上游主要是芯片設計,按照商業模式,可再細分成叁種:IP設計、芯片設計代工和芯片設計,大部分公司是IC設計公司。
電源管理芯片作為模擬芯片的重要領域,市場規模不斷增加。未來幾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將保持10%左右的增速持續增長,則預計到2026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將達570億美元。
從整個半導體市場看,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最新預期,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22年增長16.3%,達到6460億美元,增速上有所下滑但仍維持兩位數增長。
雖然半導體整體市場仍有不錯的增長勢頭,但已經不再是全面增長的狀態,傳統電子產品需求萎縮,HPC、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強勁,芯片市場呈現結構化增長的特征。
受益于全球電子產業鏈快速向國內轉移,全球存儲芯片產品需求也快速向國內轉移。2015年國存儲芯片產品市場規模約230億美元,并且未來幾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2018 年更是達到430億美元。
根據數據顯示,2013-2020年,我國芯片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2020年中國芯片銷售額為8848億元,較2019年增加17%。過去15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高速增長,產值增長近14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9.2%,遠高于全球4.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但我國高端芯片對外依賴度高,大部分市場占有率低于0.5%。
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預計到2025年,中國制造的集成電路制造將僅占國內整體集成電路市場的19.4%,遠低于70%的自給率目標。
更多消息,請關注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芯片行業市場全面分析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戶外廣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戶外廣告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戶外廣告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我國燃氣報警器行業發展如何?燃氣報警器由探測器與報警控制主機構成,廣泛應用于石油、燃氣、化工、油庫等存在可燃氣...
我國電磁線行業成長迅速,已成為世界電磁線生產、銷售、使用第一大國和出口基地。目前,我國電磁線行業已經形成了區域...
依托強大的資源優勢,我國具有大量的優質礦產資源,并發展延伸一系列礦產產業鏈。然而礦產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
銅管在歐美經濟發達國家中,應用極為普遍。而在我國特別是上海,解放前期也曾經大量應用銅管在建筑上。建國初期人們居...
傘是中國人的發明,人們對它的了解,往源頭說可能是魯班,往文化的向度,是許仙與白娘子,以油紙傘為媒這樣的民間傳說...
隨著國內保險中介機構業快速發展,市場對保險中介牌照的需求量巨大,其中不乏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主流車商相繼發起保險經...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