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采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后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全球光熱資源豐富。全球光熱發電市場主要分布在南歐、北非、中東、南非、南亞、中國、澳洲、北美與南美。全球已投入運行的光熱電站約93%集中于西班牙與美國,主要分布在美國、西班牙、印度、南非、伊朗、摩洛哥、澳大利亞、中國等國家。預測到2060年光熱直接發電及采用光熱化工合成燃料發電共占全球電力結構約30%。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首個在建的最大規模熔鹽儲能項目在紹興正式運行,此舉意味著我國在光熱發電領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通過光熱儲能,CSP可以緩解光伏和風電的功率波動,緩解限電,預計至2024年,作為千兆瓦可再生能源綜合體的一部分,中國將在每個省份建設30個光熱發電項目,這正反映出氣候行動的緊迫性和所需的規模。
根據國家能源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改委能源局等有關部門下發、要求于12月30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至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到2020年底,我國要實現太陽能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0GW的目標。按照光熱發電每瓦投資在20-30元之間計算,則10GW的總市場規模應在2000億-3000億元之間,平均每年400億-750億元,考慮到18年之前需要完成開工,所以在個別年份的市場規模可能會超過400億-750億元。
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中和方案實施(2022-2030》,明確提出研發高可靠性、低成本太陽能熱發電與熱點聯產技術。之后,工信部等五部門又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表示在太陽能裝備方面,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儲能等多能互補集成。
截至2021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10.6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4.8%,較2012年增長17個百分點。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798萬千瓦,分別占全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16.5%、13.8%、12.9%、1.6%,分別連續17年、12年、7年、4年穩居全球首位。同時,光熱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57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三。
截至2021年底,我國光熱發電裝機容量約為59萬千瓦,共12個項目,主要分布在甘肅(21萬千瓦)、青海(21萬千瓦)、內蒙古(10萬千瓦)和新疆(5萬千瓦),另有2萬千瓦分布在其他省。從技術來看,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和多能互補項目中采用的技術以塔式技術較為常見,占比超過一半。
從技術來看,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和多能互補項目中采用的技術以塔式技術較為常見,占比超過一半。
截至2021年底,我國光熱發電裝機容量約為59萬千瓦,共12個項目,主要分布在甘肅(21萬千瓦)、青海(21萬千瓦)、內蒙古(10萬千瓦)和新疆(5萬千瓦),另有2萬千瓦分布在其他省。
通過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我國光熱發電裝備制造產業鏈基本形成,光熱發電站使用的設備、材料得到了很大發展,并具備了相當的產能。在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設備、材料國產化率超過90%,在部分項目中,比如青海中控德令哈5萬千瓦塔式光熱發電項目,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率已達到95%以上,并建立了數條光熱發電專用的部件和裝備生產線,具備了支撐光熱發電大規模發展的供應能力,年供貨量可滿足數百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裝機。當前,國內光熱發電產業鏈主要相關企業已超過500家。
2022年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增強電源協調優化運行能力方面,將因地制宜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和發展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推動氣電、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融合發展、聯合運行。靈活調節電源方面,按照規劃,“十四五”時期將在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配套發展。
截至2021年底,我國光熱發電裝機容量約為59萬千瓦,共12個項目,主要分布在甘肅(21萬千瓦)、青海(21萬千瓦)、內蒙古(10萬千瓦)和新疆(5萬千瓦),另有2萬千瓦分布在其他省。
光熱領域的持續發展,也會對其產業鏈起到帶動作用,核心部件,如定日鏡、吸熱管、槽式聚光器等相關產業就已經形成,在提升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的同時,產業鏈也將不斷完善,成為這一新興綠色低碳賽道中的關鍵角色。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采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
查看詳情
電磁線的概念電磁線是一種具有絕緣層的導電金屬電線,用以繞制電工產品的線圈或繞組,其原理是利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效...
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安全運行的基站,另一方面,基站監控系統的更新換代帶來的是通信工程在安全下運行。充分...
近年來隨著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完善,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快速發展。由于衛星應用產業鏈涉及眾多上下游領域,國家...
隨著汽車行業的繁榮而興起的,在汽車數量劇增的時代,傳統的停車場、車庫等設施因為占地面積越來越大,并已影響了周圍...
近年來,中國污水處理業迅速成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目前中國規模以上的污水處理企業有336家,行業快9...
近年來中國奶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地表現出畜牧業固有的周期性,受制于消費增長的放緩,增長速度明顯變慢。中國牛奶市場消...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