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市場對智能后視鏡的市場需求逐漸擴大。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擴大了智能后視鏡市場需求,從而促進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智能后視鏡是近兩年才興起的全新產品形態,因為發展如此短暫,行業內甚至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在產品介紹上,有些公司稱之為后視鏡行車記錄儀,有些稱之為后視鏡導航,電子后視鏡等。事實上,智能后視鏡是行車記錄儀、車載導航等后裝汽車電子發展進階的產物,是汽車電子屏幕爭奪戰的另一個戰場。
智能后視鏡通常是指汽車的智能后視鏡,其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過WIFI或者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同時可以提供行車記錄、GPS定位、電子測速提醒、倒車可視、實時在線影音娛樂等功能的智能化的汽車后視鏡。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智能后視鏡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顯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市場對智能后視鏡的市場需求逐漸擴大。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擴大了智能后視鏡市場需求,從而促進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2021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95億輛,其中汽車3.02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60%,扣除報廢注銷量比2020年增加292萬輛,增長59.2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64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63%。
智能后視鏡具有優秀的操作系統、可自由安裝的各類軟件、觸屏式操作感這三大特性,能夠提供語音控制、導航、超速提醒、行車記錄和實時在線的視聽等駕駛汽車時的安全和娛樂功能。智能后視鏡一般都通過極端條件測試,如溫度(-20~60℃)、持續振動等,但是如果超低溫或者超高溫也會導致不能正常工作。
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根據汽車中央后視鏡內影像,可以有效判斷后車距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娛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車的中央后視鏡應運而生衍化為集成安卓(Android)、WinCE等操作系統、包含多種功能的汽車智能后視鏡。如智能手機逐漸替代單一功能的傻瓜相機或手機一樣,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智能后視鏡也將成為普通汽車后視鏡發展進化的必然趨勢。因其節省空間,功能強大,方便了眾多車友,已經成為國內外車品類熱門加裝項目。
智能后視鏡產品最早發展于2012年,沃可視著手開發并率先相關產品;2014年,眾多企業開始蜂擁扎入智能后視鏡市場,行業進入紅海。經過6-7年的市場教育,目前消費者對于智能后視鏡的接受程度較高,市場已經度過導入期,行業成熟度較高。2016年被稱為“智能后視鏡元年”,這一年智能后視鏡的專利申請數也達到最高點,2016年有關智能后視鏡的申請數量達132項;2017-2018年,智能后視鏡的熱度有所下滑,相關的申請專利數量也開始走低,2017年智能后視鏡的數量為98項;2018年更是進一步下滑至42項。
從消費者角度看,對智能后視鏡產品了解不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想知其所以然,在用戶看來智能后視鏡,智能云鏡,車載智能機器人等等五花八門的稱呼,只是廠商打著智能的噱頭,跑馬圈地,吸引資方的方式,所以這樣的方式最終用戶是不感冒的。
從市場角度來看,智能后視鏡嫣然已經殺成紅海了,廠商對它的熱情如噴發的火焰山,這樣就導致廠商的蜂擁而至,產品同質化嚴重,用戶體驗不好,產品體驗無差異化。而產品價格虛高,導致消費者觀望者居多,真正買單者很少。
通過對國內主流智能后視鏡產品的觀察,中端產品(800元)以上都有超過3種以上的功能,比較常見的有導航、行車記錄、免提電話、影音播放、電子測速預警、倒車影像、遠程協助,而低端產品則功能比較單一,以行車記錄為主。
目前,整個市場上的企業數量已經達數百家,從企業分布來看,我國主要智能后視鏡企業集中在東南沿海省份。其中廣東及江浙滬地區是我國智能后視鏡的主要生產地區,約占我國智能后視鏡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目前,55%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車載智能系統可以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46%的受訪者對汽車智能化充滿期待,甚至只會考慮智能系統的車,另有42%的受訪者表示車載智能系統是未來的趨勢。
智能后視鏡作為一種新型硬件產品,尚未出現行業標準,各生產企業都是根據企業自身的標準進行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如今的智能后視鏡市場,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品質不穩定、售后缺乏保障、渠道管理混亂、商業模式不清晰、廠商良莠不齊等諸多問題,未來智能后視鏡市場如何發展,需要企業依據市場的變化迅速調整策略來實現長久的發展。
在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智能后視鏡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現階段有二百余家,品牌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我國智能后視鏡品牌主要有凌度、天之眼、任我游、捷渡、卓派、卡仕達、科維、智者行天下等,除此之外,阿里、百度、360、小米等互聯網企業也紛紛進入布局,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國智能后視鏡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水電設備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產業園區是...
查看詳情
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在中國的...
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2023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
工業軟件按不同的應用環節,可分為運營管理類、研發設計類、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類,其中企業資源管理計劃類、計算機輔...
農業機械化是指農活操作由使用人畜力轉移為使用機械,手工勞動被機械操作所取代的過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
近年來,有機硅、多晶硅消費大幅增長帶動我國工業硅快速擴產,產能呈逐年遞增趨勢。2010—2021年,我國工業硅產能從27...
近年來,為順應"云辦公"發展趨勢和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大投入,"釘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