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背景下,綠電投資正在成為穩增長的重要著力點,數字化、智能化、電動化等前沿產業都離不開電力這一基礎設施建設。業內人士認為,綠色電力正成為能源投資新領地,相關產業迎來發展新時代。
綠電是指利用風電、水電、光伏、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產生的電量。當前,推動綠色電力發展已成為國家既定戰略。有機構指出,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能源相關行業后續得到國家政策扶持的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各相關企業也將形成持續性利好,長期看好行業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電力行業形成了以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為主,并輔以開展調頻、調峰、備用等輔助服務交易和發電權交易、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交易等其他相關交易的電力市場交易系統。
“雙碳”背景下,綠電投資正在成為穩增長的重要著力點,數字化、智能化、電動化等前沿產業都離不開電力這一基礎設施建設。業內人士認為,綠色電力正成為能源投資新領地,相關產業迎來發展新時代。
據悉,市場首只跟蹤中證綠色電力指數的富國中證綠色電力ETF(簡稱“綠電50ETF”,認購代碼:561173,基金代碼:561170)于2月13日正式發行,有望為投資者分享綠電目標下的產業變革紅利。
為打造一鍵式布局綠電各產業鏈的高效率、低成本投資工具,富國基金推出市場上首只跟蹤中證綠色電力指數的綠電50ETF。中證綠色電力指數的編制上,主要選取了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綠電領域的上市公司,以及火電、核電行業中涉及綠電領域的上市公司,以反映綠色電力領域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行業分布來看,中證綠色電力指數行業覆蓋面全,“火電+綠電”的組合具備中長期優勢。Wind數據顯示,按申萬三級行業分類,截至2023年1月16日,火電、水電、風電、光伏、核電權重占比分別為34.77%、26.49%、14.98%、10.00%和7.14%。其中,水電、風電、光伏、核電等傳統意義上的綠色電力行業權重合計達58%。再從火電行業看,火電作為全國的主力電源,通常擁有相對充沛的現金流,同時頭部企業的綠色轉型需求迫切。
日前從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2022年起浙江常態化開展綠色電力交易,以市場機制促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全年累計達成綠色電力交易25.76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長611.21%。
據悉,綠色電力交易市場主要交易風電和光伏電力。2022年,國網浙江電力積極推廣綠色電力交易市場,通過“年度+月度+月內”組合形式,定期組織綠色電力交易,并率先實現省內綠色電力交易常態化連續開市。
“我們全面梳理綠色電力交易‘注冊、交易、結算、取證’各個環節,規范省內綠色電力市場建設。同時,引導省內用戶購買、消費綠色電力,累計服務零售用戶超600家。”浙江電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龔建榮介紹。
浙江分布式光伏資源分散,存在單個裝機規模小、上網電量難預測等情況,導致該部分綠色電力參與市場化交易難度較大。對此,國網浙江電力通過允許分布式電源采用聚合形式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的方式,將散落的分布式新能源納入綠色電力市場交易。2022年,有29家聚合商代理浙江省內近2000家分布式電源,達成綠色電力交易2.39億千瓦時。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綠色電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
受新冠疫情沖擊、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多重因素影響,過去一年不少計劃開工的新能源項目陷入阻滯,全國風電裝機大幅下滑,光伏裝機也不及預期。2023年伊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全國上下掀起新一輪新能源開工熱潮。根據全國能源工作會議要求,2023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4.3億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9億千瓦左右。從2022年招標情況看,今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有望重拾高增長;光伏新增裝機容量有望攀上歷史新高。
“雙碳”目標下,加強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是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關鍵,也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2月6日,中國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在2023年新能源建設推進會上宣布首批新能源項目開工。靠前安排2000萬千瓦、共計152個新能源項目實現實體開工和施工準備,全年新能源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
此前不久,三峽集團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已經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開工建設。該項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開發建設的全球最大規模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也是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項目。
2022年風電行業裝機量受疫情、供應鏈等影響,預計整體吊裝規模大約5000萬千瓦,但是市場招標量全年近1億千瓦,為歷年最高峰。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表示,隨著“沙戈荒”及海上大基地、保障性并網及“源網荷儲”市場化并網等各類項目的建設推進,預計2023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將創新高,風電將繼續穩步行駛在快車道上。
遠景能源將在“沙戈荒”超大型陸上風電基地、新能源鄉村振興、“深遠海”千萬千瓦海上風電集中開發中繼續發力,持續推動降低風電成本,并以零碳產業園作為有效抓手,推動“風電+”成為新增裝機的重要支撐。
目前,各地都掀起了新能源發展熱潮,提出了規劃目標。從公開資料來看,27個省份“十四五”規劃新增風電和光伏裝機目標約7.5億千瓦;這兩年已經下達的建設計劃指標超過5.4億千瓦,為今后幾年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石化消費綠色電力
中國石化高度重視能源生產消費綠色低碳轉型,綠電交易試點啟動后,集團積極推動所屬各單位參與綠電交易,多措并舉、重點布局,綠色電力消費水平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計采購綠色電力11.7億千瓦時。
一是積極參與綠電交易,購買綠色電力。在綠電交易試點啟動后,中國石化立即組織了勝利油田、青島石化、寧夏能化和燕山石化參與交易,2021年購買綠色電力5.9億千瓦時,其中,燕山石化通過省間交易的方式購買綠色電力4000萬千瓦時。2022年,中國石化推動鎮海煉化、中韓石化、金陵石化等11家單位陸續參與了綠電交易,截至目前,中國石化參與綠電交易的二級單位已增至15家,累計購買綠色電力11.7億千瓦時,是目前綠色電力消費量最大的中央能源企業。
二是依托基地布局,加大自用新能源發電建設力度。近年來,中國石化積極利用集團土地、屋頂等資源,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利用。依托集團公司油氣和煉化基地布局,開發臨近風光資源,提升綠色電力使用比例,到2022年底,中國石化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突破1吉瓦;2023年,計劃開工建設光伏項目1吉瓦以上,將為天津石化、巴陵石化和長嶺煉化等企業提供綠色電力;至“十四五”末,中國石化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將雙雙突破吉瓦級,綠色電力供應能力和消費水平將大幅提升。同時,中國石化自2021年起啟動CFB鍋爐摻燒生物質工作,組織自備熱電站CFB鍋爐摻燒生物質,替代部分動力煤,目前已完成上海石化(600688)、天津石化等企業的生物質試摻燒工作,摻燒比例已超20%。
三是踐行公司發展戰略,推動綠電綠氫協同發展。按照集團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中國石化將大力推動綠電綠氫協同發展,成為世界領先氫能公司。集團已布局在庫車、鄂爾多斯、烏蘭察布等地建設多個綠電制氫項目,其中,國內最大2萬噸/年庫車綠電制綠氫示范項目已開工建設、中天合創煤化工與3萬噸/年綠氫耦合示范項目也即將開工。此外,中國石化還參與新型電力系統創新聯盟,通過科技創新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綠色電力的有效消納。
《2023-2028年中國綠色電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綠色電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工程機械板塊13日盤中強勢拉升,截至發稿,拓山重工、徐工機械漲停,三一重工逼近漲停,山推股份、中聯重科漲超8%,2...
2022年初銀保監會印發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要取得明顯成...
隨著政策的開放,中國軍工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投資熱點。而且許多軍工單位快速將軍工規模擴大到民用領域,民營資本已經...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2023年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16.1GWh,同比下降0.3%,環比下降55.4%。業2...
我國大致經歷了四輪科技體制改革。其中,科研院所改革的重點從自籌經費到企業化轉制、最后轉向“分類改革、強化公益屬...
深海魚油是生活中常見的需求量大但價格較貴的營養品,能不能讓它賣成“白菜價”?據悉,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E...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