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 ,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線在醫療衛生、食品保鮮等方面的應用也是原子能應用的重要方面。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 ,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核能可通過三種核反應之一釋放:1、核裂變,較重的原子核分裂釋放結核能。2、核聚變,較輕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釋放結核能。3、核衰變,原子核自發衰變過程中釋放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線在醫療衛生、食品保鮮等方面的應用也是原子能應用的重要方面。
從此人類開始將核能運用于軍事、能源、工業、航天等領域。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日本、以色列等國相繼展開核能應用研究。核能是人類最具希望的未來能源之一。人們開發核能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重元素的裂變,如鈾的裂變;二是輕元素的聚變,如氘、氚、鋰等。重元素的裂變技術,己得到實際性的應用;而輕元素聚變技術,也正在積極研究之中。可不論是重元素鈾,還是輕元素氘、氚,在海洋中都有相當巨大的儲藏量。
全球核電業依然在低迷狀態徘徊。去年,全球范圍內共有13個核反應堆永久關停,總計退出的核電裝機量達1.02萬兆瓦,而全球在運行的核電裝機總量相較2018年,也減少了約4.5吉瓦。與此同時,歐盟在最新提出的“后疫情”時期能源轉型計劃中,將核電排除在外。
數據顯示,分地區來看,2020年北美核能發電量為940.4太瓦時,較2019年減少了23.5太瓦時;中南美核能發電量為26.0太瓦時,較2019年增加了1.4太瓦時;歐洲核能發電量為837.4太瓦時,較2019年減少了92.6太瓦時;獨聯體核能發電量為218.0太瓦時,較2019年增加了6.8太瓦時;中東核能發電量為8.0太瓦時,較2019年增加了1.5太瓦時;非洲核能發電量為15.6太瓦時,較2019年增加了2.0太瓦時;亞太地區核能發電量為654.8太瓦時,較2019年增加了7.9太瓦時。
美國的核聚變研究主力,一個是該國能源部耗資40億美元在加州利弗莫爾建造的國家點火裝置,也是世界最大的激光核聚變裝置。但爭議是,利用該技術研制的氫彈,用激光點火爆炸后不會產生放射性裂變物,屬于不會產生核輻射的“干凈的”“常規武器”,并且不受《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限制。
中國同樣在核聚變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我國自行設計、自主研發的首臺大型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安裝調試并進入常態化運行。KTX所利用的反場箍縮,有別于托卡馬克和仿星器,是另一類環形磁約束聚變裝置。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核能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3位,超越日本,總裝機容量達到44645兆瓦。而到2019年,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增長至47臺,裝機容量為48751.16兆瓦。
2019年全國累計發電量為71422.1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481.31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8%,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10687.62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8001.57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90.84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79.09萬噸。其中,第四季度(10-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18454.8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945.17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第四季度累計發電量5.12%。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中國核能發電量產量為3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2022年1-10月中國核能發電量累計產量為3406.8億千瓦時,累計增長1.2%;2016-2021年中國核能發電量產量逐年遞增,2021年達到最高。2022年1-10月中國核能發電量產量大區分布不均衡,其中華東地區產量最高,特別是福建省貢獻了最多產量。2022年1-10月中國核能發電量各省市每月產量呈現梯隊式分布,2022年10月廣東省核能發電量產量為91.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8%,2022年1-10月累計產量為926.6億千瓦時。
目前,中國已擁有“華龍一號”和“國和一號”第三代核電技術,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研發持續推進,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開工建設,鈉冷快堆、熔鹽堆、聚變堆等先進核能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發獲得新突破。預計在2022年-2025年間,中國將進一步加快擴大裝機規模,保持每年6—8臺核電機組的核準開工節奏,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7000萬千瓦左右。
中國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預計在未來5年將進一步擴大裝機規模,保持每年6至8臺核電機組的核準開工節奏,核能發電量也將大幅增加。預計到2035年,中國核電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達到10%左右。
歐洲能源危機疊加全球低碳趨勢,凸顯了核能特有的優勢與開發價值。“我一輩子都在從事核能領域的工作。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從沒有看到全球對核技術有像現在這樣的濃厚興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署總干事麥格伍德表示。據國際組織相關研究報告,為達到減碳目標,預計到2050年全球核裝機容量將達到現在的3倍。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核能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核能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核能一般是指原子能,即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如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時所釋放的巨大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線在醫療衛生、食品保鮮等方面的應用也是原子能應用的重要方面。核能行業研...
查看詳情
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食品工業的發展與食品添加劑有著密切的關系。食品添加劑滿足了人民群眾...
甜味劑市場行業市場現狀如何?從甜味劑發展歷程來看,自1879年由美國人發現了第一代甜味劑(糖精),到現如今,甜味劑I...
2023音樂劇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音樂劇行業現狀,音樂劇行業前景如何?近年來,國內音樂劇市場隨著產業各鏈2...
2023數字農業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數字農業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2023年,繼續實施數字農業農村規劃,整2...
焦煤也稱冶金煤,又名主焦煤。是中等及低揮發分的中等粘結性及強粘結性的一種煙煤,焦煤在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準中,是...
2022年鋼鐵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極其嚴峻,鋼鐵企業效益普遍下滑。公司經歷了疫情防控和行業周期性波動的重重壓力和考驗...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