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化纖市場現狀如何?目前,中國化纖企業總數已經達到2000多家,不僅企業數量多,而且生產規模小,除儀征化纖等少數幾家企業達到世界級水平以外,大多化纖生產企業年生產規模在1-2萬噸左右,很多化纖生產企業年生產規模不足1萬噸。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我國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未來,化纖行業將進入大規模企業并購時代,化纖行業市場集中度提升。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屬于形態方面的有:纖度(見支數)、截面形狀、長度、卷曲和折皺、光澤;屬于機械性質方面的有:斷裂強度和繼裂伸長度、彈性模量、耐疲勞性、耐磨性;屬于物理方面的有:耐熱性、耐光性、導電性、難燃或抗燃性、比重;屬于化學方面的有:纖維和水、酸、堿、有機溶劑以及微生物等的作用性能。各種化學纖維分子結構和織態結構不同,反映化學纖維各方面性質的參數也不相同。
化學纖維的制備,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質或無機物制成紡絲熔體或溶液,然后經過過濾、計量,由噴絲頭(板)擠出成為液態細流,接著凝固而成纖維。此時的纖維稱為初生纖維,它的力學性能很差,必須經過一系列后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紡織加工和使用要求。后加工主要針對纖維進行拉伸和熱定形,以提高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穩定性。
“十三五”以來,化纖產量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化纖產量達6524萬噸,占全球的70%以上;科技創新成效明顯,行業4項關鍵核心技術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10家頭部企業合計產能占到總規模的60%以上;綠色低碳積極推進,31家企業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工廠,52種產品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設計產品,39家企業產品通過綠色纖維及制品認證。
根據數據顯示,2014-2020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逐年增長。從2020年全年來看,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實現6025萬噸,較2019年增長了1.2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化纖行業的開工負荷率一季度大幅下降,之后逐漸恢復,下半年基本與上年同期水平持平。
2020年我國化纖產量6025萬噸,其中滌綸產量4923萬噸、錦綸產量384萬噸、粘膠短纖產量379萬噸、氨綸產量83萬噸,滌綸產量占整個化纖產量的8成以上。化纖行業的下游紡織和服裝制造企業,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2011-2020年化纖產量穩重有升,年復合增速約為6.5%,與我國同期GDP增速相當。
“十三五”期間,化纖行業的發展為化纖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四五”期間,我國化纖行業的發展仍面臨著新的挑戰。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指出,當前正值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界疫情交疊的特殊時期,化纖工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全球生產要素高速流動,優化配置的全球化面臨退縮,產業鏈安全、產業鏈的知識化和數字化在產業布局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對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紡織服裝銷售零售總額為12365億元,出口額為2912億美元,按照6.5的匯率計算,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內銷和外售的比例約為4:6。
2020年,我國進口的化纖數量為75.9萬噸,同比減少17.3%。在所有的化纖產品品類中,除了氨綸的進口量同比增長5.16%,其他主要化纖產品的進口量都同比下降。2020年,我國化纖產品的總出口量為466.06萬噸,同比下降7.92%,但是,滌綸長絲、粘膠短纖、氨綸及腈綸的出口量都實現同比正增長。
過去十年里出口的紡織品和服裝同比增速方向基本一致,2020年產生巨大分化的原因是2020年防疫物資大量出口被納入紡織品口徑,而2021年在去年疫情高基數的背景下同比轉負。
《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到2025年,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行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80%,綠色纖維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學纖維和可降解纖維材料產量年均增長20%以上,形成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設化纖強國。
工業和信息化部非常重視化纖工業的發展,希望會同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地方政府形成合力,真正讓行業形成更有創新力、更有附加值、更可持續的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全面建設化纖強國。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和對外開放、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以中產階級、老齡消費、年輕時尚等為代表的個性化、差異化、功能化的需求升級,行業供給側產品結構的調整將會加快,為化纖行業整體提質增效和發展優質產能帶來空間和契機。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化纖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化纖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化纖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化纖行業的市場規模、化纖市場供需求狀況、化纖市場競爭狀況和化纖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化纖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化纖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
查看詳情
碳纖維行業市場多大?2021年上市后,主營環保催化劑的中自科技(SH688737,股價40.09元,市值34.49億元)的業績連續下滑...
港口行業市場多大?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堆在碼頭,一層又一層摞得整整齊齊,背景是高聳的岸橋、蔚藍的海港。“那些摞了六3...
近年來,銀行在信用卡營銷、審批、授信、調額環節以及分期業務等場景積極探索服務模式,數字化轉型進程持續提速,信用...
水務行業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最重要的城市基本服務行業之一,日常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城市供水。改革開放...
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倡導低脂、低熱量、低糖低鹽,高纖維、高飽腹感的輕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
隨著互聯網平臺對餐飲外賣行業的持續滲透,并加快對下沉城市的覆改進度。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向是外賣的主陣地,過去...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