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特別是居民消費受到較大沖擊,但由于多年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整體消費結構優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近年來,我國各部門、各地方都在緊鑼密鼓地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有力刺激了市場需求、推動了科技進步、提升了公共服務,已經形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新動能。
數字科技改變了現有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從2G到5G,信息傳輸阻力不斷減小,手機通信的帶寬0.1MB/s提升至最高10G/s,時延從500ms降至1ms,不僅是加快了網速,而且是將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實現高速、穩定、可信的連接,從而實現了各種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
而值得關注的是,現代科技發展離不開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像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科技正是依托新型基礎設施才得到了高速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將通過新型基礎設施采集到的道路數據進行匯聚,形成對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新興業態的優質數據資源供給。與此同時,生物科技、材料科技、航天科技等前沿領域也是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支持下,研發工作和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實現了跨越式的科技進步。
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歷來是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勢下,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不僅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科技成長潛力、產業發展水平和百姓生活質量,更將會對大國競爭格局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新型基礎設施也需要依賴于大國的市場規模效應才能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當前,主要經濟體紛紛加快相關戰略及規劃的制定步伐,如美國的《創新與競爭法案》、歐盟《2030數字羅盤》、日本《綜合創新戰略2022》等,持續聚焦5G、光纖、工業互聯網等建設和普及,加速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普及化和優質化。
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起步良好,主要體現為: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升級,過去十年我國已建成光纖長度增長約2.7倍;移動通信從“4G并跑”到“5G引領”;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加快布局,數據中心規模達到590萬標準機架;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加快構建,網絡規模和應用水平全球領先。二是融合基礎設施加快布局,無人碼頭、自動駕駛等交通運輸新形態不斷涌現,90%以上機場實現“無紙化”便捷出行;智慧能源調度系統大幅提升了能源供應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加速構建,為社會治理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三是創新基礎設施加快優化,我國已建成運行3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了200多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
近三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特別是居民消費受到較大沖擊,但由于多年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整體消費結構優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近年來,我國5G網絡建設、光纖入戶等工作不斷推進、個人通信帶寬不斷拓展,直接推動了消費結構的變化。一是帶動消費升級,室內外網絡速度的進一步提升,將促進可穿戴設備、數字家庭、智能服務機器人等進入成熟產業,也推動了老年人等更多人群加入線上消費;二是創新消費模式,5G網絡的穩定運行,促進“直播帶貨”等新經濟模式,激活“數字文創”等內容產業,拉動旅游、生活等服務消費的快速增長;三是擴大消費群體,城鄉信息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既能推動協同辦公、線上娛樂、遠程教育等領域的發展,還能激發三四線城市和老年人的“線上購”“購全球”消費熱情,促進各領域消費價值鏈的高階躍升。
統計數據顯示,即使受到疫情影響,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信息消費規模仍實現同比6%的增長,其中新型基礎設施對經濟穩增長的作用日益顯著。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工信部組織實施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以千兆城市建設為重要抓手,形成破解難題,共處發展的工作合力,促進我國雙千兆網絡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網絡覆蓋不斷拓展。全國110個城市建成千兆城市,約占所有地級市的三分之一,包括廈門在內的一批城市網絡能力大幅提升,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我國5G基站數量達231.2萬個,歷史性實現全國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
二是技術產業持續突破。國內企業聲明的5G標準專利占比達到38.2%,位居全球第一。智能手機、5G系統設備、光通信設備、光模塊器件、光纖、光纜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全球領軍企業。
三是創新應用加速涌現。雙千兆網絡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撐工業制造、港口、礦山、文旅等領域加速轉型,涌現出機器視覺質量控制檢測、現場輔助裝配、無人智能巡檢等典型場景,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邁過萬元大關,行業賦能復制等作用日益凸顯。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七大核心領域之一。近期ChatGPT的火爆出圈,再次引發了全球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廣泛關注。這是一款由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發布的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進行對話、聊天互動。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寫代碼、寫論文等各種任務。
ChatGPT,有可能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進展的一大里程碑,開啟人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新時代。過去數年,互聯網上的內容生產模式歷經多次變革:首先是專業生成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再是到用戶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現在是進入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內容時代(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即AIGC)。AIGC,正在拓展數字時代下的創造力極限,為內容生產領域帶來巨大變革,對于內容生產、極限工作的完成有著極大的意義。比如在內容生產上,AIGC自動生成內容的生產方式,讓內容生產變得高效容易,富有個性,它可以創建文本、音頻、圖像、視頻、3D 模型,逐漸成為內容生產創作的重要力量。通過利用AI技術,AIGC能在大數據幫助下提升創作效率,突破創作內容和創作量上限。
人工智能,一方面帶動了新一輪產業變革,各行各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帶動數萬億規模的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還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增長點,比如內容創作、比如自動駕駛,都將是人工智能時代下新型應用場景。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將是非線性的,潛力是超乎想象的。ChatGPT的推出,可能使得搜索引擎、內容創作、文案撰寫、法律咨詢等行業面臨挑戰,而智能駕駛、人工智能搜索、AI內容創作等行業可能迎來增長空間。
工業革命的歷史表明,不論機械技術、電力技術和信息技術,都可以極大地促進生產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具有很強的通用性,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代表,同樣具有類似的特征,應用潛力巨大。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表明,到2025年,我國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鋁箔是一種用金屬鋁直接壓延成薄片的燙印材料,其燙印效果與純銀箔燙印的效果相似,故又稱假銀箔。由于鋁的質地柔軟、...
電競酒店作為酒店行業的垂直細分市場,電競行業的產業深化。電競+高品質服務的未來將會是時代發展不可缺少的投資賽道9...
藥妝具有功能活化,輔助醫療、修護保養、術后護理等功能。因此藥妝適用人群首先是各種肌膚類型。并且相對化妝品來說,...
生產塑料袋過程中添加了降解母料的塑料袋叫降解塑料袋,降解塑料袋90天后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自動分解。中國降解塑...
廢金屬回收行業投資前景如何?廢金屬回收和利用十分必要。廢金屬也是一種資源,我國對廢舊金屬回收非常重視,每年可回1...
2023物業管理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物業管理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目前,整個物管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的階2...
微信掃一掃